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地有正气


小说:高维寻道者   作者:鹓扶君   类别:游戏异界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山石嶙峋,赤裸着破开浅浅的土层,显露在外。
  这是一座寸草不生的石山,放眼望去,没有鸟兽驻足过的痕迹,苍凉而荒芜。
  踏在石山上,依旧能感受到脚下滚烫的温度,从腾骧山上远远望去,原本嘈乱动荡的沙场,已彻底沦为一片屠宰所。
  千米高的烛鬼高高扬起两臂,以一个朝圣的姿势,深深跪拜下去。
  火与光从它的体表散开,袭杀着血肉生灵。
  玄空瑟缩蜷成一团,动也不敢动。
  那光与火犹如活物般,它们绕过了北卫一方的甲士,汹汹涌涌,朝大郑一方袭杀过去。
  无论是坚固的甲胄,还是真炁神通,都无法阻止那火光。
  一个接一个,他们被火光吞没,淹没在汹涌的光里。
  顷刻后,那些死去的人们在火光里,又缓慢站了起来。
  如同噩章在死城里制造的那些眷族一般,重新站立起来的火尸,它们被烛鬼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形体。
  一场新的瘟疫,正在大地上飞速扩散。
  隔着重重火光,白术似乎对上了一个人的目光。
  六十四面大旗簇拥,旗上分别绘着日、月、风、云、雷、雨、江、河、孔雀、天马等物,甲士们持着金节、烛笼依次排列,在一群宫廷内官和各色衣着人员的环绕下。
  金玉镶嵌的辇车上,穿着满翠八团龙的年轻人抬起头,对上了白术的目光。
  隔着遥远距离与重重火光,两人的面目在彼此眼中,都只是依稀。
  白术与他的目光一触及分,两人都偏开视线。
  “他叫卫焘,是北卫的五皇子。”
  身后有声音传开,那个落单的炬龙卫从地上爬起,开口道:
  “卫焘与陆羽生,都是北卫此番的主帅,你若是能生擒卫焘,郑王和谢家,都少不了一个万户侯的位置。”
  “重重大军阻绝。”白术摇头:“我哪有那本事。”
  “卫焘与太子不合,夺嫡位时,卫焘的双腿,便是被太子亲手斩下来的。”
  她走到白术边上,自顾自开口道:
  “北卫国势动荡,若不是有妙严在,恐怕你们的兵锋,真能指向大京。”
  “你们?”
  白术挑挑眉,他打量了下旁边的人影。
  那是炬龙卫特制的甲胄,以血钢为母材,篆刻的秘文符箓,也是王室的秘传,难以被仿制。
  “儒家曾经虽阔过,但现在也破败了,放眼偌大天下,却连一个六境人仙都没有。”
  白术指了指脚下的腾骧山,道:
  “施主说春秋学宫的人在此,敢问,是杜绍之亲临了?”
  “没有。”
  “没有?”白术望着那片蔓延不休的火海,摇摇头:“当代儒门的道统之主,都不过是五境修为,他不来,谁能制住那头怪物?”
  然须和陆羽生等不知所踪,本该出现的五境修士,都纷纷不见了行踪。
  勉强拼死光阴昼的地官也是受创不轻,几乎垂死,无力再出手。
  一人可敌万军,在无有同境制约的情形下,一尊五境修士,足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了。
  眼下的烛鬼,可比寻常五境,更来得诡异可怖。
  人数的多寡,在五境修士的面前,早已没有用处。
  单是四境金刚,便已彻底打通天地之桥,自成人身小天地,再无惧损耗。
  更逞论,是号称打通玄命之藏的五境大修。
  “你助玄空一回,我拉你一把,彼此两不相欠,这很公平。”
  白术后退几步,道:
  “既然杜绍之不在,小僧也不想探寻施主执意来此的用意了,时机紧迫,不单是烛鬼,北禅宗的僧人,恐怕也在过来的路上,我等,便就此别过吧。”
  “儒门虽没有人仙,但毕竟出过两尊圣人。”
  她继续开口:“夫子立道统,宣文君开学宫,儒门已四百年没有出过人仙了,而各国的学宫却能矗立不倒,靠的可不是两位圣人的面皮。”
  “就算真有后手。”白术回身:“他们为何要帮大郑?”
  “黑魔恶浊,本是不该存世的。”那声音带着不加掩饰的厌恶:“他们既然自诩为天下立法度,就不可能坐视不管。”
  “为何来腾骧山?”白术静了片刻,又问道。
  “这里很高,能看到很多东西。”
  “真是无趣的理由。”
  白术迟疑了片刻,终还是留在了腾骧山。
  “那就看一看,这些儒家的人……”
  他抬手斩出数道寒光,将头顶的恶云劈碎,面容平静:
  “到底有什么手段!”
  火势汹汹,过了半盏茶,从烛鬼体表绽放的光与热,已逐渐逼近了腾骧山,一部分山石在高温下熔化成灰水,而另一部分,则长出了牙齿和嘴唇,它们在地上弹跳滚动,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诅咒和喝骂。
  “来了。”
  在玄空死死捂住眼睛,心肝胆战的时候,他听见白术轻声开口。
  土拨鼠瑟缩抬起眼,却看见远处的青天,突然崩开了一角!
  乌篷的小木船缓缓从青天游出,在船首,站着十数个高冠博带,大袖蹁跹的儒门修士。
  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态不一,容貌也不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白发苍苍,连脊背都佝偻的老儒生高声开口,声裂层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随着老儒生的开口,乌篷小船上的众多儒士,也纷纷喝道: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一方虚幻天地陡然跃上高空,它轻轻一震,便现出日、月、星辰、草木等异象,有四时变幻,有风雨阴晴。
  无论是大郑的残士,还是北卫等人,都被这一幕狠狠震住。
  鸟兽声,风雨声,山水声,诗书声,礼乐声……种种鲜活灵动的声音四下传开,把疯癫的尖叫和厉笑声,都一时压了下去。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腾骧山巅,白术拊掌赞叹,旁边那个被他救下的炬龙卫,却是用古怪目光打量着微笑的僧人。
  “封!”
  在乌篷木船上,最后一刹那,老儒生抛出袖袍里的小琉璃珠,骈指低喝。
  虚幻天地悠悠一转,便汇入圆润小珠里,万丈的浩然正气充塞虚空,朝下重重坠落!
  而光中,千米高的烛鬼抬起枯掌,以缓慢的姿态,迎上当头坠落的小琉璃珠。
  轰!!!
  虚空瞬间荡起千万条涟漪,比烛鬼身上更璀璨的光焰一闪即逝,长空浩荡荡破裂开。
  地表在顷刻间,就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