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劫争


小说:高维寻道者   作者:鹓扶君   类别:游戏异界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真空甬道尽头,是一个身量高大,足足有九尺的清瘦老人。
  在广慧注视下,却见那老人穿玄色衣裳,头戴高山冠,配着一块黯淡而隐隐有缺块的玉玦,老者的额头光头广阔,方正的面容上卷须皓白,形貌苍老而和蔼。他形貌并不像是学宫里文绉绉的老先生,给人感觉,无过于市集街坊中随处可见的和蔼老者,可偶尔抬头时的神情流露,却又如老龙睁眼,威严万千。
  “夫子?”
  讶异下的广慧怔了怔,他错愕一把拜下:
  “夫子怎会在此?小僧——”
  “还请一叙。”
  高大的清瘦老者温声一笑,和蔼打断了广慧口中的话语。
  他的身影在虚空微微一晃,便兀得从原地消失,不见了踪迹,广慧皱眉起身,他犹豫了刹那,也催动神足通,跟了上去。
  狂莽的虚空乱流首尾交错,狂烈无比,如同无数发怒的混沌龙蛇,在齐齐挣扎、嘶嚎,这里是无序之所,时间与空间在此,都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概念。
  广慧在漆黑的虚空裂缝中闲步游走,那足以割裂精钢、扯坏法躯的虚空裂纹,连他宽大的僧袖,都不能动摇分毫。
  触目所及,到处是一寸寸无序坍塌的虚空,狂烈的乱流肆虐席卷,混混沌沌,不辨上下,也无东西。
  “那里吗?”
  广慧远转天眼,深深望向某一处,定了定。
  他一步跨出,四周景象顿时便颠倒、旋转了起来,等广慧再度踩在土地上时,他已来到了海外的一座小岛。
  一颗接天大树枝叶苍翠,青绿照人,古朴的树桠四处撑开,如同一座华盖,牢牢将这座海外小岛罩住。
  在树下,正摆好一方茶案。
  在茶烟氤氲中,夫子对广慧微微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过来。
  宝光无穷,瑞气无穷,它仿佛诞生于开天之前,每一条树桠都蜿蜒伸展如龙蛇,而其中蕴含的生命精气,也当真狂烈如龙蛇!
  广慧一步步朝树下走去,他愈是走近,也愈是心惊,这颗古树,简直不像是树,更如同是一尊活着的神祇!
  每一次枝叶的飘动,都是一次漫长的呼吸,神辉点点,滚滚精气从古树上倾泻而出,像百千条大瀑布坠落,瑞霞无穷。
  “这是建木的一根枝条,可曾听说过建木?”
  夫子笑呵呵将茶盏递给心神不属的广慧,道:
  “在古虞被神圣联合沉沦,泰皇身死时,一尊建木之属的上界神祇,也被狠狠击打,伤重不治。祂一路离开陆洲,最终逃到了北海,并在此彻底寂灭。
  这颗古树,便是那具上界神圣身死的残骸,被我以秘法祭炼成器物,来庇护这座小岛的生民,祛退灾风骇浪。”
  “建木?”广慧怔怔接茶在手,沉默了半刻。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生于天地之中,日中无景,呼而无响——
  众神缘之上天,众帝所自上下!
  在绝地天通之前,建木便是连通小元寰界和明梁天的通道,是众生之桥!神圣们便是凭借着建木,来沟通那环绕明梁天而生,万万千千的小世界,将大手触及过去。
  眼前的……
  广慧不自觉抬起头,又深深看了一眼,眼中芒光闪烁。
  “明梁天与神圣下界的事,在补天之前我已给你们诉说了,但广慧,你可知晓?”
  夫子轻吹茶面,笑道:
  “我们这方小元寰界,历经了多少年?有哪些古史?为何会沦落到此般下场?是因为明梁天的神圣吗?你又如何看待哪些骄慢的上界诸神?
  而明梁天……为何偏偏会有一个明梁天?究竟又是谁开辟了它?”
  小元寰界——
  从茹毛饮血的部族到古虞,从古虞又回归蛮荒,最终以五王斩龙为标志,文明从荒野中被建立而起,齐的产生和覆亡,标志着中古时代的彻底终结。
  尔后是延续千载的世家、圣地各自为政,地上佛国、地上道庭层不不穷,各自宰执一方,直到放牛儿拔剑而起,宋的建立,才终结了这无序的乱象。
  天下大势,唯有分分合合而已。
  盛世不长久,宋的名号,也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前宋,时至今日,天下间陆洲的景象,已成了三国割据,各治一方。
  北卫、南郑、西楚……
  乱世的火光已然萌发,野心的种子从庙堂一直播散到江湖,铁骑如林,英雄震剑……再一次的,动荡的局势开始倾泻,并不可预知的,将倾倒向任何一方。
  部族到古虞、古虞到蛮荒、蛮荒到大齐、大齐到割据,从割据到前宋,再从前宋,到如今的三国。
  以上。
  便是绝地天通后,小元寰界发生的所有一切……
  端坐局外的神圣冷眼相看,笑容戏谑,而棋盘中渺小人影,则在舟楫中,为了土地、人口、性命,或是尊荣、名誉、道统,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流血,从不肯罢休。
  对于夫子的问话,广慧沉默了刹那,终还是敛容以对。
  “神圣,若没有神圣下界,没有祂们限制武道,古虞自然不会亡佚于史册,无论是王先生还是黑天子,那补天处的诸位,只怕都能成就圣者,登临上三境,而若祂们不下界……”
  广慧苦笑一声,一时有些语塞。
  若没有明梁天的神圣下界,小元寰界的众生,只怕抵挡黑潮,要比现在更费出千百倍的气力。
  该感激吗?
  古虞无数众生,被如猪羊般屈辱杀死,泰皇的名号再也不复,时至今日,三国的无数史官都甚至未曾听说过。
  在夫子出世,与神圣订下盟约之前。
  陆洲大地,在部族和蛮荒的时代,只是为了饮酒间的取乐,动辄便是十万人的大血祭,用嚎哭声,来为宴席奏上礼乐。
  豚犬。
  人的性命,甚至是比豚犬更为轻贱,他们卑微如蒲草,又低贱似飘萍。
  直至蛮荒的后期,夫子横空出世,诸神圣的黑幕才正式,从这人间大地缓慢撤离。
  此后。
  人的归于人,神的归于神。
  因人神的正式分隔,才有了五王斩龙后的大齐,自古虞覆亡后,熄灭的人道火花,终于再度缓缓燃起。
  从广慧来到界天的缺漏,听到了关于绝地天通的种种始末后,他的心底,就明白了一个悲哀的事实。
  他们这些人,只是舟楫中的过客。
  是老鼠,是蚂蚁,只是短暂寄居在舟楫中,随着无边大海,彷徨漂离着。
  而打造舟楫的真正主人,那些明梁天的神圣,也在随着无边大海,一同漂泊。
  但不同的是。
  祂们有去处,有彼岸,而广慧这些小元寰界的众生,祂们却没有……
  待真正脱离黑潮,舟楫完成了使命。
  那个时候——
  发生在陆洲上的,将是一场彻彻底底的人间大绝灭!
  死期在一点点到来,而所有的人,只能等待着镰刀一点点的接近,切开肌肤,切开血管,直至切开咽喉!
  “至于明梁天……”
  广慧苦笑一声,收敛了万般心思:“我从典籍中看来,这明梁天,似乎是一只天鹅在混沌中生出了金卵,待金卵破开,就有了明梁天和无数伴生它的小元寰界?”
  这套说辞,是《文海》的语句。
  《文海》是由前宋大史官沅正平整理大齐年间,乃至更远时代的史料,辛苦编撰修理得来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正统的史学典籍。
  广慧也曾翻阅过文海,但对于金卵化身世界的说法,他亦是将信将疑。
  除金卵化身外,在道门,还有太上老子开天,辟出三万万世界的传说,而在佛家,亦有文殊菩萨斩杀大魔,从祂的尸骸取出精血,再造天地的传闻。
  种种说法不一,难以穷究,也不胜枚举。
  “是青帝。”
  一声叹息遥遥传来,广慧抬起头,只见夫子脸上泛起一丝苦色,神色沉重:
  “远渡虚海而来的青帝,在三相神的世界里,开辟了天地,祂留了一株建木,用来连通明梁天和诸多小世界,他来此,是为了一场劫争!”
  夫子注视错愕的广慧,缓缓开口:
  “一场关于金银铁三连城,天神与阿修罗……祂们之间的劫争!”
  没有理会矮案另一头,广慧面上的失态,夫子继续淡淡开口:
  “在这场劫争过后,青帝离开,回归了虚海的另一头,只留下了明梁天独自在此,而无尽岁月过后,在三相神的世界里,又有一场劫争爆发。
  它从泰逢纪起,长无量量,南方十二亿圣哲,百亿恒河沙等诸至尊,无不在网笼之中,婆稚大阿修罗王为了报复天帝释,与无数非天众神,亲自开劫,而这一回,在虚海中,却另有来客……”
  夫子注目广慧的双眼,一字一句,都沉重的像打铁:
  “有三神圣,从虚海中联袂来此,像无尽纪元之前的青帝一般,祂们,也参与了这场天神与阿修罗之间的劫争,并随着以婆稚王为首的非天众神寂灭。
  这三尊神圣,也纷纷,陨在了三相神的世界!”
  天神、阿修罗、劫争、南方十二亿圣哲……
  一个又一个字样,接连不断在广慧脑海中炸开,那是远比雷声更令人错愕的声响,广慧双手微颤,待他反应过来时,茶水已泼了自己满身。
  “无明……”
  莫名的,广慧本能想起了自己儿子的名字。
  他的面容此刻清晰浮了上来,令人无法不注意。
  这个中年大和尚默然偏过脸,神目望穿层层虚空,在目光尽头,只见白术鬼鬼祟祟左右四顾,似在谋算着什么,眼珠子咕噜噜的转。
  “那些天神与非天中的王者,那三尊远涉虚海而来的神圣,祂们是不朽者,亦是永生者,时间与空间,对祂们而言,只是虚无的数值,并不存在实际的意义。
  祂们是今日,是昨日,也是明日!”
  “广慧。”夫子笑了笑:“死亡对于祂们来说,只是一场安静的睡眠,而现在,对于已经是三浊的祂来说,这场睡眠,已经到达终点了。”
  “无明,白术……”
  广慧茫然张了张嘴,他脑海像是裂开了一道缝,没由来的惊惧骤然袭来:“夫子……是在说我的儿子吗?”
  “这或许便是你佛门所说的因缘吧,广慧,你真是好大的福运,我犹记得年少时看佛经,曾见过这样一桩故事,在无尽虚海中,曾有一方国土名叫宝象国,国主拘利王在八千岁时,忽得一男婴……”
  “那男婴是光耀佛的转世,在品尝人间后,光耀佛重归菩提。”
  广慧喃喃接口,他也看过这则故事:“而此后,整个宝象国和拘利王,都享有无尽的极乐,他们不死,不垢,不灾,亦不恚,无边喜乐,无边欢欣。”
  “我的儿子。”广慧颤声开口,他似是接受了这一个事实,又似是在否认:“他是什么,天还是非天,还是那三神圣?”
  “三神圣中,有一者身化异道,却是与世同在……广慧,时至今日,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夫子淡淡开口:
  “我听说,其实不是人在不断追求知识,而是知识在不断地追求人。但我知道,那是错误的。知识并不是在追求人,而是在追逐人啊,它的追逐残酷而没有感情,就像猎鹰和猎狗捕捉兔子一样。
  广慧,从始至终,都不是我们在追求武道,而是武道,在疯狂地追逐我们啊,祂的追逐无意识却又狂烈,漫不经心而汹涌,就像寒冬的旅人看见篝火,总会忍不住被吸引啊……”
  仰道者企,如道者浸,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吾常闻,非人勤以求知,乃知者勤以求人也。然吾知其谬。其知者非求人,实乃出而逐人矣。其刻深无情者,如鹰犬逐兔。
  在夫子平静的注视下,广慧手里的杯盏骤然滑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不理会他惊惶甚至是恐惧的神色,夫子继续开口:
  “我今日请你来,唯有一个目的,留在此处吧,在棋局收官之前,都不要再插手了。”
  “夫,夫子的意思……”
  “祂想要在真正醒过来之前,去见一个人。”
  夫子恭敬低下头,笑了笑:“这一回,祂厌倦了游戏,不想再被人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