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求诸于外(中)


小说: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作者:墨落皇朝   类别:诸天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第683章求诸于外“说这些,既无理论支撑,也无现实依据,总有些水中捞月的意思。而且,这些谋划,也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明白的。李胜利,现在我问你,你做这些的目的何在?别拿你的中医当做挡箭牌,那不够!”李胜利的目的,杜老爹也不是第一次探究了,之前这位贤婿,都是打着中医的名义,做了挡箭牌。在老杜看来,一个中医,用这些手段支撑,就有些荒唐了。谁家学医的左手拿着手术刀,右手拿着m14,肩上还扛着无坐力炮?真要是发展一个行业,需要这些手段了,那这个行业可能自身就不具备存在的条件。在利益之上,李胜利想跟杜老爹打马虎眼,也是没什么可能的。“爸,这话还真就是您说的这句,都是为了中医。”“爸,咱们今天不说上边的事,就事论事,只说中药巴豆。听李胜利说起药材,杜老爹的眉头一皱。但知道淮南子一书往事的杜老爹,却是脸色猛的一变。而中医认为,同样一味药材,时不同、地不同、人不同、配伍不同、人体不同,药性亦不同。因为对老杜而言,这种人一开口,就是坐实了自己的罪孽。这也叫顾左右而言他,而这样的有一算一个,遇上了老杜,结果,指定是要去靶场的。“中医用的泻药!”“年轻时代,曾偶尔翻过几页,印象不深。”现在这年月,三顿吃饺子都算罪大恶极了。虽说不喜女婿的敷衍,但老杜还是按照自己知道的,做了回答。也不断地向自家女婿使眼色,这话不该女婿来问的。李胜利真要参与到这些事里,这贤婿,要不要还真得两说着。说说你的时不同、地不同、人不同、配伍不同、人体不同,药性是怎么不同的。“你先说说,淮南子之中的人食之则肥,做何解吧。对于杜老爹的质疑,李胜利也没什么意外,无非老杜对于市场的认知深度还是不够。又怎么能跟国外的事情挂钩?”老杜紧皱眉头打量着贤婿,也不知道他这些年在国内经历了什么。这段时间他在下面跟人讲道理、问缘由,一旦遇上说专业词汇的,多半都是理亏的。这又是江湖战争,又是移民的,难不成这位待在四九城不出门的贤婿,要把中医发展到国外去?许多说辞,杜老爹也认可自家这个贤婿说的,发展中医是需要投入,但不是这么投入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杜老爹加重了语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说未来的中医市场,价值几万亿,只怕老杜得蹦起来抽他,这话怎么说,怎么不会有人信的。李胜利想在杜老爹面前玩诡辩,那也是没有可能的。没点理论水平,老杜之前也不能在日报那边成为说了算的人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药材本身的有效成分,决定了他的功效。淮南子记载:鱼食巴豆而死,人食之则肥。按法律法规来,只要是贪占的,多半都能勾上打靶的那条线。古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老杜是有过切身体会的,但如自家贤婿这边,不经战争,就让外面伏尸百万的,也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爸,淮南子这本书您读过吗?”想了一下之后,李胜利温吞吞的说道:“爸,您知道巴豆吗?”中医的发展,真要如此,内外抵制,也是对的。由中药巴豆到淮南子,女婿李胜利这话就真的有些深了。跟老政工耍嘴皮子,那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神农本草经所载:巴豆性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去恶内、杀鱼虫。“好,左右无事,那我今天就好好听听你心里的中医。”杜老爹不通中医,但李胜利的话,他也听的明白,无非辨证二字。本草纲目之中所载,巴豆峻用能祛除邪病,微用能调理中焦。李胜利的信誓旦旦,换来了杜老爹的一声冷笑。神农本草经之中还有所载:巴豆人吞一枚,使欲致死;鼠食三载,重三十斤。”李胜利这话问的,就像在考究学生的功课,正来回端着饭菜的付大姐听了这话。李胜利就事论事完了,也跟杜老爹一样,抬手喝了一口茶水,就没有下文了。一句‘淮南子’,这火对老杜而言也有些猛烈了。“爸,淮南子成书之时,炎汉正值诸王叛乱之际,百姓流离失所,恶戾丛生。淮南子,着书之地在淮南,淮地夜晚寒湿,流离失所加之外感寒邪,所以人体多寒虐,巴豆辛温去恶内,故人食之则肥。本经之中所载,人食一枚欲死,鼠食三载重三十斤,鼠为夜行动物,喜阴寒、恶温阳,致其内阳不足、阳不足则易受寒邪。巴豆辛温,祛寒而不伤阳,故鼠食三载重三十斤!按现代医学所说,巴豆只剩了一个油大润肠之功用。医经记载,起辛温祛寒恶的性味何在?爸,这仅仅是一味巴豆而已。中医常用药不过三四百种,世界上动植物加在一起怕不是要有几百万种。这几百万种之中,难道只有三四百种可以入药?除了动植物之外,中医药之中还有矿石类药物,化石类药物。不说厘清这些动植物、矿石、化石,仅是搜集一遍,只怕也不是仨瓜俩枣能办成的。没有条件,我就是一个洼里的驻点医生,有了条件我就要一一厘清这些动植物的药性如何?爸,领导那边最近两年怕是要生一场恶病的。用药方案我们已经有了,平常西洋参片为茶饮,最好辅以鹿茸血酒。如果可以,我们最希望的还是让领导服用中药方剂,只是这种事现在做来,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一席话,李胜利的目的说了个不清不楚,后边坠上的领导要生病,又让杜老爹面色大变。话说到这,就讲不清道理了。几百万种动植物,跟李胜利说的一样,不需要一一去厘清药性,仅是搜集一遍,也得劳民伤财的。国内的科研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之中,其中花费之庞大,于个人而言也是不可想象的。真要是搜集一遍,恐怕也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办成。“胜利,蒲老那边不是常去办公室那边吗?情况怎么会这么恶劣?”虽说明知贤婿李胜利是在转移话题,但杜老爹也不得不按照他转移的话题来说话。领导,如今是许多人的主心骨跟保护伞,一听李胜利说的是恶病,杜老爹也多少有些慌神儿。如今态势,没了领导支撑,只怕又是大变之局了。“积劳成疾、讳疾忌医。也不算是讳疾忌医,只是西洋参片那边用了,没用鹿茸血酒。爸,如今鹿茸血酒全赖野生梅花鹿,产量极其有限,相对的费用高了一些。之前我存了十多斤,除了领导试用之外,如今作为西北辐射病患者的保健用药,放在了胜利诊所。我来的时候带了一瓶,有半斤的量,您给进上去?”看了看李胜利从衣兜里掏出,放在饭桌上的葫芦瓷瓶。杜老爹再次深深的看了自家贤婿一眼,只怕自己开口的时候,谈话的节奏就被自家这贤婿给左右了。“好谋算、好格局,如你这般的年轻人,我半生所见,亦不过双手之数。中医就那么重要?”给了贤婿充分的评价之后,杜老爹再次对贤婿递出了进入宦途的橄榄枝。如今老中青三代,能有李胜利这样眼界与见识的人,一个也无,这样的人耽于医途,可惜了!“爸,我这人运气不好,不敢跟着您混,怕混来混去不得好死。行医问诊,好歹还能行善积德。您想一下,如果我一直在港城坐镇,只怕这次港城流感,三五年也不会过去。骄阳在大洋彼岸所用之人,也不仅仅是千八百的,港城那边,逃过关口的人,从来都不缺。我若在港城,有钮璧坚策应,一年可以移民十几万人次的。我如果这么做了,只怕也活不过几年的,煌煌如烛,只会过早的被吹灯拔蜡!”听着贤婿很客观的推心置腹,杜老爹有些为难的捏了捏眉心。这位贤婿哪哪都好,就是行事过于爽脆狠辣了,这可不是宦途之中的长寿之相。就跟他这次下去巡视一样,按照李胜利的建议,是要杀上一批有份量的人,但这事却是不好做的。思来想去,老杜这次下去,只是就事论事,只诛部分首恶,一些连带之人,似是而非的也就过去了。真要是一个个的较真,只怕又是另一场风雨了。想到这些,老杜这边悚然而惊。之前女儿杜鹃模糊的说过,女婿李胜利详细的说过,他们俩要给老家伙们展现一下资本的力量。与现在正在说着的资本不同,女儿杜鹃在大洋彼岸做着的事情,可能才是真正的资本会做的事情。这就是李胜利说的,老爷子的第二个选择吗?看着面前温吞吞的贤婿,杜老爹这边的思绪也开始杂乱了起来。从黑暗到单干再到走姿,恐怕许多人看的是皮毛,批的也是皮毛。真正的资本之力,应该就是翁婿俩刚刚说的。杜娇阳先是压服那边的地头蛇,之后用资本移民,以移民铸成势力,最终博弈于大洋彼岸。有手段、有利益、有相关受益者,这才是资本真正的力量。真要按李胜利所说,他一年弄十万人过去,风雨四年就是四十万,接下来有多少也难说。仅是这四十万人繁衍生息之后,按照现在的生育走势来看,二十年后,人员数量怕是要过百万的。如果四十万的基数变一变,许多事,就不好去猜测了。“今天的问题说的太深,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饭就不要吃了,解答一下我的一些疑问。”问题越想越深,杜老爹的思绪也就越来越杂乱了。大致想了一下,老杜这边的思绪,竟延伸到了年轻求学时,见过的一些场景。老杜清楚,这就涉及到了一些意式形太的问题了,他不一定能想的清楚。李胜利这个读书的歪才或许能给他解释一下,这样翁婿两人,也就开始了长考与偶尔的问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就是这样,熟悉老杜的付大姐,也不管两人的吃饭问题。自己吃了之后,也一样端着一杯茶水,在边上旁听。这个时候殷切的递上饭食,只怕家里那老杜,会因为打断他的思路,而大发雷霆的。杜老爹的条理也是严谨而清晰的,长考与疑问,都是围绕李胜利今晚说的话。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经济方面,李胜利有时候也会被老杜问的哑口无言。翁婿之间,就思考的深度而言老杜是头子;就经验的丰富跟知识的广度,不是专科出身的李胜利,自然就是头子了。通过提问与答疑,杜老爹这边对李胜利这个贤婿,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思想不够深刻,做个师爷,自然是高瞻远瞩的好师爷,但具体到做事,真是差了深度。只这一点,就限制了自家这位贤婿在宦途之上的高度。老杜也明白了贤婿口中运气不好的问题所在。无非是想问题的时候浮于表面,思想不深刻,做事就不会太细致。事儿做的糙了,自然也就会漏洞百出。自家这位贤婿,除了做师爷之外,还可以坐高位,但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不能一下坐在该有的位置上,低头做事又错漏百出,宦途的运气不好,也算是一个说法。“嗯!很不错。将你安诸于内、求诸于外的想法,简单的写一个报告,晚上继续。”结束了答疑,老杜也不管外边翻了鱼肚白的天色,直接给李胜利提了要求。对于老杜的晚饭、早饭都不留,精神有些萎靡的付大姐也没什么怪话,这样才是对女婿的真实态度,亲近。“知道了,爸、妈,那我就先回诊所了,今晚再来。妈,眼见入冬了,您这边缺东西不缺?”李胜利嘴上的殷切,也是上门女婿该有的态度。这事即便李家老娘知道了,也会支持的,毕竟亲家还是大官么。客气与拘谨,杜家这边不要,李胜利这边却是需要的。除非将来老杜退了,他才能跟杜家真的如一家人般相处。否则就得保持好这种客气与拘谨,这倒不是因为杜家的权势,而是要演给外人看的。演戏跟做买卖是差不多的,买卖长在行,演戏也得入戏才是,真要是平常懈怠惯了,演也演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