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试药方案(上)


小说: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作者:墨落皇朝   类别:诸天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听到贤婿李胜利讲的不是病情而是道理,杜老爹这边也只余重重的一声叹息了。老杜比领导要年轻的多,会谈之前连熬几夜,身体就大感吃不消。而领导那边却是夜以继日的在工作,那种工作强度,老杜自忖,两三个自己也无法胜任。老杜所见,能跟领导比精力的,也就面前这个能六天五夜不睡的好贤婿了……“以后做事不要自作主张。谢家子那边,还是你来安排一下吧。具体的事项,先让谢家子给杜鹃跟钮璧坚说明,免的到时候手忙脚乱。”几句话匆匆结束了话题,这跟老杜的初衷是不符的。但没办法,刚刚贤婿李胜利透露的时间线,让老杜心里早就掀起了滔天巨浪。蒲老、岳老等人,那边也差不多是几十个。杜老爹要逐客,李胜利也没抬身就走,而是说起了中药炮制所那边的动作。继续收拢国内的名老中医这话,也是拿不上台面的,这跟养匪自重没啥区别。以方试气,是不怎么敢用在领导身上的,手术之后,人本就元气大伤,再试方剂。许多事,我们虽说无力回天,但减轻病痛还是可以的……”“爸,我知道,那我先走了。”中医好用与否的话题,差不多是不用质疑的,至于能不能用,要不要用,就是博弈的原因所在了。既然你那边有了时间,王家子那边,还是要慢慢割裂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复方的问题要谈,这就算是一人一方的经典案例了。炮制所的第一个任务想要完成,需要的时间,也是要以年来计数的。按贤婿的说辞,五年之后,就是风住雨停。最后给了贤婿建议,杜老爹有些不耐的挥了挥手。五年时间,对多数人而言很长,但对老杜这些人而言不过一晃。搬家过程之中,李胜利也没让各地来的药师闲着,中医针对血淋症的药材炮制,就是炮制所第一个正经任务了。“爸,最近中药材炮制研究所那边还有动作。“好!风雨留下的烂摊子,恐怕还需要一个十年来收拾。我想办法。将自作主张去领导办公室的嫌隙,草草修补了一下,李胜利这才离开了小王庄。前边院落的中药材炮制研究所,又要搬家了,原本的炮制所,即将被改成一个中医的试药场所。许多事的改变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以后的走向如何,李胜利这边的经验,也是不足以做参考的。散结消瘤以及癌痛,还要用到一些虫药。以后的十年会是什么样子,就需要老杜好好思量一下了。李胜利想要以人试药的目的也简单,无非就是找几个病症脉象跟领导大致相同的患者,来确定用药的范围。川中那位老总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还需要您这边给领导建议一下。自家贤婿的许多话,都是惹人深思的,老杜不想丢掉刚刚的思绪,才要匆匆送客的。要是按照李胜利的真实想法说了,杜老爹这边肯定会坚决阻止的。蒲老、岳老,都是中医界硕果仅存的大医家,以后这样水平的大医家,也不会有太多了。许多话想说但不敢说,不说,又怕杜老爹这边准备不充分。许多事都要讲个伸手必被抓的!”许多事,怕是又要彻夜去思考了……提及炮制就要提及药方,中医血淋症,既包括血尿这类病症,也涵盖膀胱癌这类病症。能草草收尾脸上不变色,就是杜老爹半生磨砺出的宦途火候了。回到胜利诊所之后,李胜利这边,也没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杜丁王谢四家,是要做中医靠山的四家,李胜利这边总想让四家能先人一步。中医虽说有无癌之词,但瘤子这个说辞还是有的,从血淋症到膀胱癌所用的方剂,李胜利这边就有几十个。许多事,他也真是不敢说的太清楚,这个时候,先进一甲子的经验,就有些累赘了。药效不一定明显不说,还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大几十个方剂,再加上消除癌痛的方剂,涵盖的药材近百种。这就又要谈到一人一方、以方试气了。中医将来的博弈,表面上是市场的博弈,内里却是跟风雨一样,换汤不换药的政争,只不过博弈的对象稍微弱势一些而已。不管手术与否,对血淋症或是膀胱癌而言,消散补益都是要同步进行的。加上祛湿利水的药剂,人总不能一天四五剂中药吃着,别说是病人了,正常人也受不了的。确定一个主方之后,再辅以复方的增减加味,一两副药解决问题,才有道理可讲。不然病人也就不用吃饭了,药剂就能管饱。对于领导的病情,中医这边也是有很大压力的。真把领导当做普通人,那也是说笑了。领导这边的用药,不说一剂精准,也要两三剂之内见疗效的。不然躲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医疗组,就要出幺蛾子了。治病要跟形势结合,这就跟早前儿的御医差不多了。坐在胜利诊所的诊台后面,李胜利也想起了在山上进修的王芷。若是王家依旧有传承,想来这次用药,就不会那么麻烦了……“小爷,您这边一次立方数十,筛选也是个问题啊!不若将这些事丢给老蒲等人算完,这些个老家伙,肚子里还是有货的。”跟李胜利一起坐诊的柳爷,见自家传承人这两天有些愁眉不展。借着最近病家渐少的间隙,也给李胜利提了建议。病家,对胜利诊所而言,多少是无所谓的,两人加上蒲老等人,都不是以此为生的。轧钢厂跟所属关联企业的腰伤、骨伤患者,也是有其比例的。经过前段时间的义务诊疗之后,目前,柳爷跟一大爷老易商量的每天就诊人数,只有五个名额。当然这五个名额,是有附带的,或是家人或是工友、朋友,诊所这边的接诊数量,一天也就二三十个。这就给李胜利这边留出了很多空闲时间,柳爷知道自家传承人最近有很多事情要忙。如果不是因为李胜利不许,在柳爷看来,上午一家、下午一家的数量才算是合适。“柳爷,这次是给海子里的爷们看病。蒲老等人的年岁终是大了,斟酌药剂这茬,我年轻一点,脑子也活泛一点,多做点事,也能给蒲老等人减轻压力。再者,蒲老等人的重心,也不在治病上,经验的传承,对他们而言才更重要一些。还有一点,在中西医的结合上,我还是要强一点的。祝师那边的人员,怎么还没到位?”李胜利给柳爷说的也是实情,领导的病情,不仅让他有些烦闷。蒲老等人也有些焦头烂额。吴家四杰最近几天也来过诊所这边,领导的主治吴医生那边,给出的西医诊断,也不足以让中医开出准确的方剂。许多药剂,还是要试过之后,才能看成效的。这两天前面院子的炮制所搬走之后,各地的膀胱癌患者也会到位。只有验证过药剂的疗效之后,李胜利跟蒲老等人,才会拿出用药的草案。吴医生那边不手术,领导这边能用的中医药剂,只能是偏补益性质的泄热祛湿方子。这类方子属于慢药,对于急病而言,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手术之前,李胜利等人,也不敢给领导使用消泄之类的方剂,万一伤了元气,也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毕竟领导的岁数在那了。“小祝那边多半是动不了了。原因没说,就是不能说。没见你那姐夫,这两天都不过来了吗?自训班那边怕是要有反复。”听着柳爷的分析,李胜利的脸色沉了一下,也没在祝师的新割治派上多说什么。这茬,多半就是医疗组那边给添堵了。跟中医相比,祝师那边的新割治派,于外伤一科的名声,也是李胜利在邢州打出来的。当初邢州的报道,因为领导那边的压制,李胜利没什么曝光度,但中医伤科,或是说新割治派的曝光度,还是有的。想着医疗组那些耍笔杆子的阴险心思,沉着脸的李胜利,翘了翘嘴角。要不是有些人实在不好下手,真该让他们知道知道,外伤专治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到了医疗组这一层级,许多事,最多也就能拍桌子对骂几句,相互下黑手,那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下手,对李胜利而言不难,难的是事后没法收场。下克上,是在风雨之初就被严令禁止的,不然有个参照物,李胜利早就对他们下黑手了。这茬也跟风雨的起因有关,只要老爷子还在,这些事就是不被允许的,即便做了,也会有后继者上来的,那时节风雨可能会更甚……“柳爷,前段时间,北新桥的老张,送给我一架德国产的面包切片机。看上面的洋码子,还是世纪初的产品,那时节前清刚亡,还是袁大总统说了算的年月呢!这切片机切面包,我不知道好赖,但切药材,却比我们之前所用的轧药刀精准许多。只要调好了尺码,磨好了刀口,切片做到薄如蝉翼,也是可以的。老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药碾子、药捣子跟轧药刀,我看还是可以改进一下的。现在的机械粉碎,也比磨盘之类的精细一些。改了工具,既能降低药工的门槛,也能将之前一些需要剔除的药渣利用起来。下面的赤脚医生,缺医少药也是常态,工具的改进,无形之中就能增加药材的利用率,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不想提也不能提医疗组的事,李胜利索性就将思路放在了药材炮制工具的改进上了。就跟医理需要厘清一样,药工或是药师的工艺技术以及工具,也需要改进一下的。“小爷,这茬您提的好。就跟听诊器、温度表、纱布一样,西医的一些东西,还是好用的。老史那边愿意用这些洋玩意儿。我看轧钢厂的那个李厂长就是正选,不如就跟割治一派的器具一样,让他给做上一批。正好筹划这些器具的时候,您也能散散心不是?”对药工的工具,柳爷这边,就跟面对自训班的学员一样。这些在柳爷看来都是小事,自家传承人李胜利,悠闲自得、日日精进,对老头而言才是最紧要的。风雨这几年的时间,李胜利的心情,远不如当初两人去洼里合伙游医的时候,那般轻松了。当年在洼里,自家传承人,一早一晚间,还能经常上山下套。自打立了自训班,除了晨起练拳之外,李胜利这边就没什么闲暇时光了。自家这传承人虽说老婆孩子好几个,但真正潇洒玩女人的时候也不多。看着自家传承人,不仅医术日日精进,身体也越发的精壮,柳爷就知道,正当年的传承人,最近这两年,在女人身上的功夫,有些撂荒了。“散心?最近怕是没法散心了。我那前丈人,最近老是想着钳制我。新丈人这段时间,可能也会回来,马店集王家老宅那笔烂账,怕是要正经盘一盘了。我现在这丈人,老而弥坚、有姜桂之性,回来之后,怕是不会给我什么好脸。我那新丈母娘,也算是我的旧识,多少有些娇贵之气,到时候怕也难办啊……”见柳爷在炮制器具上,不怎么上心,李胜利也就不跟他谈这事了。面包切片机或是手工切片机,也没必要让轧钢厂那边做。即便做了,可能精度也不如进口的,与其在器具上消磨时间,不如让钮璧坚进口一批了事。粉碎机、切片机这类玩意儿,时间到了,自然也就有了,没必要耗费什么精力。真正要耗费精力的,现在还是李胜利自己的家事。随着二太子一系的人马账目越来越清晰,王前进干娘这边,在军界又没什么影响力,一批老将还是要回城的。这里面可能就有老丁头夫妇,虽说捋顺了丁老三那边的关系,但老丁头这边,李胜利也只有一面之缘。风雨之中虽说有许多无奈,但不包括三妻四妾的。老丁头夫妇回来,即便丁岚想要隐瞒,丁三、丁五那边可不会给他隐瞒马店集王家老宅的糟烂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