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六 登录淮州


小说: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作者:橘猫抱鱼睡   类别:东方玄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陈墨已经将所有的精锐武器,都调到了麟州来。在占领麟州之后,陈墨就下令在麟州的南北双方建立了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储粮五十万石,就是为了打江东和淮州做准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殆。陈墨喜欢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分析。淮军的优势是什么?战斗经验更丰富,血里火里走出来的次数多,在军伍中可能呆了十几二十年了,近期也一直在打仗,就经验而言,肯定比成立才几年的陈军要强。我军的优势是什么?装备精良,有神臂弩、陶罐炸弹这种大杀器。还有占据先机,陈墨掌握了刘计这个了解淮王布防的人,其次就目前而言,淮州的兵马,并不知道陈墨要攻打淮州。另一大优势就是部队长期在一起训练,互相之间较为熟悉。劣势是什么?从吴家要来的水师、步兵还没有与陈军磨合。还有就是吴军安稳太久,很少在战场厮杀,整体战斗力或许比不上陈墨的陷阵卫。因此,即便是目前情况比较紧急,陈墨也不能立即拉着大部队去攻打淮州,还要对双军磨合这一方面,做针对性的训练。陈墨让吴军一起加入了五卫的训练,吕统欣然同意。于是乎,两军开始进行了连日的高强度训练。当然,时间紧急,陈墨也不能让他们一直训练,高强度训练了五天,见磨合的已经有些像模像样了,诸般军令井井有条,全军运转或稍有滞涩,但已经非常不错了。陈墨下令让大军休息两天,休息的这两天时间里,陈墨让下面的人宰猪杀羊,让全军将士放开肚子来吃肉,管饱。之后陈墨让孙孟散播麟州兵力都向钱塘集结的消息。天江陈墨已经让人封锁了起来,就是防止自己与吴宓成婚的消息,传播开来。另外,陈墨让人把麟州所有的商船都集结起来,停泊在麟州南岸,并让南宫闻把一部分战船都改装成商船。……宣和十年六月二十四日。陈墨带着亲兵营来到麟州南岸的重镇寻望城,让亲兵营和五千神勇卫士卒都登上商船,埋伏在了船舱里。要知道,商船的整体规模,可丝毫不逊色于战船,甚至空间比战船还要大,但行驶速度和坚固程度,就比不上战船了。之后,陈墨命令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的麻衣,不带甲胄,让孙孟装扮成商人,沿着大河向淮州进发。在陈墨回到麟州的时候,就让麟州前往淮州的商队暂时停止,使得原本大规模的通商,停止有小半个月。加之船上的船工,陈墨用的是商队的熟人,使得沿途淮州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关于这点,其实陈墨是要感谢淮王的。为了不让自己提起警觉,知道他要打青州,淮王并没有中断淮州与麟州之间的商业活动,即便是六月份了,两州依然在通商。所以,这便导致淮州的守军,对陈墨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六月二十五日,按理说,船只是要去“淮南县”靠岸的,那里水深,也修建了船坞。可陈墨却让船队改道,去了“小田镇。”甲板上,刘计持着拐杖,对陈墨说道:“淮南县和小田镇,都是淮州北岸的河边县城,凡是从北边过来,要去淮州的商船,都得在淮南县的码头靠岸,因为那边的水深,出于安全的考虑,淮南县也渐渐成了重镇。我虽然不知淮南县有多少兵力驻守,但淮王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会派重兵防备。侯爷您目前虽然顺利的过了河,但靠这点人马,想迅速了夺下淮南县,是不可能的。加之淮南县一旦遇袭,旁边的“武关”、“北屋”等县能立即驰援过来。可小田镇不同,它地势偏僻,周围都是浅滩,水流平缓,三面环山,规模不大,约莫只有三百户人家,县城的城墙都还是前朝修建的,到现在只剩下一道土垒,城门就是个豁口,连门梁都没有,最适合攻占就算有兵马驻守,人也不会太多。”话音落下,陈墨还没有开口,孙孟便道:“既然是浅滩,那我们的船只也靠不了岸啊。”“船只的确是靠不了岸,但人可以。小田镇的水流平缓,等天一黑,下船直接可以游过去,往两边的山林子一钻,岸上的岗哨发都发现不了,等全都靠了岸,轻易间便可拿下小田镇。”刘计很是自信道。陈墨没有说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到现场的地势,他才会下确定。结果也正如刘计所说的一样,为了不让岸边的岗哨发现,陈墨是独自去探查的。发现小田镇周边的地势,是一个凹字型,而小田镇的位置,正好在那个凹口里。是夜,天上无月。船队在小田镇外河上水深的地方停下。“噗通噗通.”十余名水性极好的士兵跳下了船,朝着小田镇右侧的山林里摸了去。这些士兵中,有两名是入品武者,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根极长的麻绳,麻绳的一端绑在船桅上。上了岸,进了林子后,他们将麻绳的另一头,绑在了一颗树干上,然后制造了一个火把,点燃。寂静的夜色下,尤其是在旁边树木的掩护下,一个火把的火光,根本就不会引人注目。船头,陈墨看到远处冒起了一抹火光,打手一挥:“下水。”“下水。”孙孟及一众亲兵依次将命令传递下去。“噗通噗通.”一名名士卒脱去身上的甲胄,从船上跳入了水中。不会水的士兵,落入水中的一瞬间,迅速朝着水底沉去,但很快便浮了起来,在旁边会水同伴的照顾下,抓着河面上的麻绳,顺着麻绳,朝着亮着火光的位置游去。一直到子时,船上的士卒,方才全部靠了岸。最后制作木筏,将甲胄给运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