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资助


小说:医师1879   作者:草席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亨特拉尔先生,你真的不想参加吗?”
  等斯科拉里先生满怀失望的离开之后,斯隆教授皱着眉头低声问道。
  “当然,我没有兴趣。”
  毫不犹豫的,约翰郑重的摇了摇头。
  加入医师协会刷声望什么的,约翰从来都没有兴趣。至少在这个时代,我们的亨特拉尔先生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一方面是因为这年头交通、通信方式落后,协会的组织非常松散,最多也就是每年组织一两次会议,对如今可以用论文和图书刷声望的约翰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另外一方面的话,这种组织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斗,约翰可没有那个时间去掺和。
  而且……
  “我刚才的另外一句话,可不是开玩笑。”
  稍稍顿了一下之后,约翰笑吟吟的补充了一句。
  “嗯?”
  先是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随即斯隆教授马上就明白了约翰的意思,随即就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沉默了片刻之后,托马斯突然开口道:“曼哈顿现在的外科医师数量应该有上百名,如果加上整个纽约的话就更多了,完全可以组织一个正规的外科医师协会!而且相对于其他规模看起来很大的协会来说,咱们虽然规模小,但是组织起来更加容易,未来大家的联系也会更加的紧密!”
  “哈哈,没错!”
  要么不参加,要么就干脆自己组织一个好了。
  比如说亨氏医学院和综合医院所在的曼哈顿或者说纽约市,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约翰起家的地方。组织一个完全在他控制下的外科医师协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虽说如今的纽约还没有合并布鲁克林等地区,人口也不过百万人左右。但是对于19世纪末的世界来说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了。哪怕只有数百名外科医师,对于如今的约翰来说也已经够了。
  扭头看向斯隆教授。约翰笑意吟吟道:“斯隆教授,有没有兴趣和我们一起筹建这个外科医师协会?”
  “这……”
  闻言顿时一怔,斯隆教授的目光顿时频繁闪烁了起来。
  如果说这几年哥伦比亚医学院有什么重大的改变,除了与未来的哥伦比亚大学如今的哥伦比亚学院正式合并之外,恐怕就是与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的合作了。从最开始在亨氏综合医院手术室见识到了最先进也是最规范的阑尾切除术开始,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外科就成为了亨氏系列外科理论的忠实追随者,从外科的基本制度到病房和手术的装修,从外科消毒到局麻。从基本操作技术到阑尾切除术标准,几乎是全盘照搬,简直就像是亨氏综合医院外科的分院一样!
  所以刚刚接任外科学教授没多久的斯隆本人,深切体会到了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的影响力!
  就目前来说,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在纽约外科医师中确实无人可比。
  如今的美国医学或者医学教育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落后的,哪怕已经有很多医师开始了外科领域的尝试,但是想要找出一个在声望上和约翰相提并论的还真是不容易 。或许未来的霍尔斯特德是一个比较好的人选,但是现在的他却远远不够,而且人家已经接受了霍普金斯的邀请,远走巴尔的摩。
  所以今天听到了约翰的提议之后。斯隆才会心中一动。
  想想就知道,如果让亨特拉尔先生把这个所谓的外科医师协会组织起来的话,他必然是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无论个人声望、成就。还是依托的医院实力,约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斯隆从来都不会怀疑。
  关键是,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看着陷入沉思之中的斯隆教授,约翰并没有心急。他知道眼下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而已,真要想把全曼哈顿乃至全纽约的外科医师们组织起来,让他们接受自己的理念和各种设想是很困难的事情,慢慢来就是了……
  ……
  今年的八月,纽约市格外的炎热。
  经济危机依然还在持续着。每周似乎都能听到银行或者其他公司倒闭的声音。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公司在这个危机中趁势壮大了起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比如说利用资本的力量飞速发展的摩根财团。再比如说利用科技的力量迅速壮大的摩托罗拉公司和纽约电力公司。
  电气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不可逆转。
  这一点从纽约电力公司的股票涨幅就可以轻易的看出来。继一周上涨了百分之五十之后,纽约电力公司在接下来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再次经过了一轮暴涨,直接把股价推高到了两美元以上——亨特拉尔家族纸面上的财富又一次上涨了一大截!而在摩根精密的计划中,纽约电力公司将会逐渐下调电的价格,同时开发更多使用电力的机器,把一个产业做到垄断正是他最擅长的手段。
  至于说摩托罗拉公司的无线电产品,更是在正式商用后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第一波的订单很快就被各国的陆军和海军瓜分,现有的产能一直安排到了1891年的年底,而其他对无线电感兴趣的商人和工厂主们,只能无奈的催促摩托罗拉增加产能,或者干脆卖出生产权。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老亨特拉尔拍板双管齐下。
  一方面摩托罗拉工厂的扩建工程立刻上马,而资金的来源正是售出无线电机所获得的预付款。另外一方面,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建立分公司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和其他家族产业一样,短时间内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竞争对手的问题,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拼命赚钱罢了。
  与此同时,家族的其他产业几乎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多大的影响。
  经济危机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富豪们的消费*似乎没有降低,极光汽车依然生产一辆就卖一辆,供不应求。欧洲通用汽车公司在生产汽车之外,还投资了一个专门生产内燃机的新工厂,开始对外供应最先进的内燃机产品。日用品公司的产品品牌,在高档消费人群中渐渐树立,就连一直半死不活的电梯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档酒店安装这种“高大上”的设备,也有了咸鱼翻身的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亨特拉尔家族的产业中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和上次更多是由工匠来推动的工业革命不同,这一次科学的力量开始成为主流,而且由于约翰的先知先觉,他不仅仅在电力、内燃机和无线电通信方面都占了先手,未来的高回报产业如汽车和制药更是独领风骚!
  只不过……
  造成这一切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却根本不在意,或者说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选择了几项挣钱的买卖,事实上他现在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即将开学的医学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