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模棱两可


小说:大唐都护府   作者:李世卿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太子李铎听徐成淼说,白马寺案件存在疑点,而且竟然还有几处之多,禁不住好奇心大增。
  说实在话,近一个多月以来,因为张波身涉此案,同样给李铎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一方面,李铎因为张波对吴凌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而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戒惧;另一方面,也由于张波在停职调查期间,无法有效的制衡何光华派系,使得李铎在处理政务时,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而且,单廷宪奉旨查案后,牵连进这个案件中的人是越来越多,既有朝廷官员,也有江湖门派。
  李铎一时间也很难判断,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被何光华他们无辜卷胁的,而今后定案时又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同样令他头痛万分。
  现在徐成淼介入此案,先不说他立场如何,单单是此人的办案经验和独到眼光,便能对李铎深刻认识白马寺事件的原委,提供有力帮助。
  所以,明鉴长史的话,完全吸引住太子李铎,暂时忘掉了手谕的事情。
  -
  徐成淼兀自思索了片刻,稍稍理清些思路,开口道:“殿下,白马寺案件经由东宫颁发明诏之后,虽然有特旨,命黄门侍郎单廷宪单大人全权侦办。但是按照大唐刑律,案件的始末还是在第一时间通报了刑部和我大理寺。所以,微臣对这个案件的基本情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见太子理解的点点头,继续道:“微臣有一事想先请殿下核实。”
  “嗯,徐爱卿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道来。”李铎表现的非常配合。
  徐成淼欣然发问:“谢殿下。微臣斗胆,那日在白马寺中,殿下是否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李铎立即摇摇头说:“不曾亲眼见到过。本宫是在了尘大师的禅房中,听到外面嘈杂打斗之声。后来整个事情的经过,是由吴凌与单廷宪禀报的。”
  “原来如此。”徐成淼露出一个“不出我所料”的表情,接着问李铎:“那么,事后殿下有没有派人去查验过打斗现场和刺客的尸体呢?”
  李铎下意识的看看单廷宪,答道:“这倒是有。本宫曾经吩咐身边的内宫监,去验看过尸体。不过……他们都是些宫中使唤的下人,没有这查案办案方面的经验,肯定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尸体现在的情况呢?”徐成淼追问道。
  站在一旁的单廷宪不耐烦的回答:“都已经埋了。这么热的天,尸体放不住。”
  徐成淼仍旧点点头,对太子说道:“殿下,微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白马寺发生的所谓刺杀事件,从头到尾就只有两个人的描述而已。一个是当事人吴凌,另一个则是及时赶来救援的单廷宪。除此以外,没有人真正知道,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单廷宪闻言大怒,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闭嘴!”李铎生气的瞪了单廷宪一眼:“不要打断徐爱卿的话。”
  徐成淼微微一笑:“单大人想问本官是什么意思,其实也很简单。我的意思就是,此案的经过、动机、证据和推论,都仅仅是构筑在你们两个人的口头描述之上。至少,目前还没见到更有力的第三方证明。”
  单廷宪争辩道:“白马寺的方丈了尘就是第三方证明啊!”
  “不不不,”徐成淼不慌不忙的对单廷宪说:“了尘长老最多只能算是当时在现场的见证人而已。但是,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判断,刺客的身份和目标,也无法确定刺客出现后双方交手的细节。也就是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尘长老也搞不清楚。”
  徐成淼的这一番话,立时引起了李铎的对此案的重新认识,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徐成淼不待单廷宪开口反驳,继续讲道:“以上只是此案的第一个疑点。接下来,便是吴洗马了。照你们所说,那些刺客个个武艺高强、悍不畏死,行动失败时宁可服毒自杀,也不肯束手就擒。那么,本官忍不住要问,这样一批可怕的死士,在处心积虑的情况下,向事先毫无防备的吴凌发起突然袭击,怎么到最后吴凌会毫发无损呢?”
  这个问题是问单廷宪的,可是单廷宪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情急之下只好支吾道:“吴先生……吴先生武功修为很高,当然有……有自保的能力。”
  徐成淼呵呵笑道:“好吧,就当是吴凌武功高强。可是接下来的第三个疑点,就更是有趣了。那天吴凌的运气,也实在是好到了极点。他有幸躲过刺客的突然袭击,在自己尚未陷入重围死局的时候,你单侍郎便恰好奉太傅之命,率兵及时赶到,堪堪救下了危在旦夕的吴大人。”
  “是啊,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单廷宪气哼哼的说道:“幸好太傅大人英明,吴先生也鸿运当头,否则我要是听张波的鬼安排,肯定就要出大麻烦了。”
  徐成淼无奈的摇摇头:“唉,直到此时,你还在硬往张波身上扯,真的是不知道意欲何为?本官问你,即便是何太傅料事如神,让你赶到白马寺护驾。可你抵达白马寺时,怎么就那么凑巧,不早不晚的正好遇上刺客袭击吴凌?当你发现刺客后,又怎么能当场就做出准确判断,断定他们只是针对吴凌而来,却并不是将太子殿下作为目标?以你的身份和责任而言,在那种情况下,不是应该亲自率领精锐护卫,在第一时间先赶去禅房那边,查看殿下的安危吗?为什么你放着太子不管,却要拼命保护吴凌,直到将后院的刺客全部制服才施施然的跑去报功?难道你就敢保证当时没有其他的刺客跑去威胁殿下吗?”
  单廷宪被徐成淼这几句话逼问的哑口无言,他看到太子李铎的面色越来越阴沉,赶紧伏身跪倒:“殿下,臣当时确实考虑不周,只顾着与敌人厮杀,未能想到护卫禅房……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请殿下责罚。”
  李铎牙齿咬得的咯吱响,正要对单廷宪彪火发作,却听徐成淼继续道:“案发之后,你单大人未曾得到刺客的半句口供,仅仅凭借着一具不知从何处找来的袖珍弓弩,便一口咬定此事和蜀中南宫世家有关。而好巧不巧的是,南宫家的公子南宫羽屏又正好是张詹事的同窗好友。于是乎,这件刺杀朝廷官员的惊天大案,就自然而然的将张波牵扯进来,并借机对他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说句不好听的话,像你这种办案的手法,本官入行二十年多来,都从未听说过。”
  “砰!”皇太子李铎气愤的一拍龙案,大喝道:“单廷宪,徐爱卿说的这些问题,你怎么解释!”
  -
  李铎这回可是动了真怒。徐成淼方才的一番分析,他是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也越听越心惊胆寒。
  显而易见的疑点,往往最容易被身处当局者所忽略。
  从明鉴长史口中说出来的这些问题,不论怎么看,白马寺事件都像是吴凌和单廷宪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目的就是要陷张波于万劫不复之地。
  而他这位皇太子,竟然被他们当成了借刀杀人的工具。!
  -
  白马寺案件,本身的原委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到现在为止,之所以会被搅得如此扑朔迷离,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被各方都有意的隐藏了起来。
  那就是,刺客的真实身份。
  参与那次行动的,无疑就是以掌旗使陶源为首的明鉴司暗探。
  但是,直到此刻,他们的身份仍然没有暴露出来。
  对于张波而言,他自然是不愿,也不敢将实情告诉太子李铎。因为不论他怎么解释,都难以与北衙明鉴司划清界限。如此一来,今后皇太子恐怕也是绝无可能再信任他。
  而涉事的另一方,太子洗马吴凌,也不能轻易吐露出真实的情况。他既担心太子因为得知是北衙明鉴司出手,进而会刨根问底的纠结背后原因,以至于将自己多年来的秘密逐渐展现出来;同时他又希望能够利用难得的机会,布局谋算张波和徐成淼。所以,从一开始便隐瞒了刺客的身份来历。
  双方皆有盘算、各怀鬼胎,最后竟然异常默契的,将案情中的最关键环节,来了个似是而非的颠倒乾坤。
  也正是因为敌对双方的相互配合,才令这件简单的刺杀行动,或者说抓捕行动,变得疑点重重。
  经验丰富的徐成淼,恰恰是抓住了这个要窍,毫无顾忌的放手一搏,连番攻击单廷宪行事间的疏漏,成功引起太子对此案的怀疑。
  -
  其实,徐成淼能轻易达成目的,也要怪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对手太笨。
  如果面对徐成淼质询的不是单廷宪,而是换成吴凌、何光华,甚至就是蒯印,都不至于被如此莫名其妙的翻盘。
  刺客都死光了,那又如何?难道以前刺杀朝中大员的案件中,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难道死无对证就可以说是自导自演吗?
  吴凌没有受伤,那又如何?就不允许苦主全身而退,非得断手断脚、吐血重伤才合理?不然就是有欺君之罪?
  单廷宪恰巧的赶到白马寺,那又如何?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只有早一些或者迟一步才能算是正常?
  没有及时护驾,那又如何?当时那种混乱的场面,别说是从外面匆匆赶来的单廷宪,就是太子李铎自己都不晓得身在何处、下一刻会转移到哪里避险。没有第一时间赶到禅房,又能真正说明什么问题?
  至于说袖珍弓弩、南宫世家,还有把张波和南宫羽屏列为嫌疑,那又如何?人都死光了,现场仅仅留下这么一个有用的线索,顺藤摸瓜大胆假设怀疑对象,这不正是你们明鉴司办案时惯用的手段吗?
  一个又一个质疑,都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相对应的反驳。
  可惜,粗莽憨直的单廷宪,自己也已经因为做贼心虚而方寸大乱,根本没有办法快速理清思路,与徐成淼针锋相对。
  而他拙劣紧张的表现,又恰如其分的映衬出徐成淼的英明睿智、洞察如炬,不断给李铎加深怀疑的印象。
  倘若吴凌能亲眼目睹此情此景,一定会被气的吐血。
  -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面临疑窦丛生、误会重重的事情时,如果对方不能当场据理力争、充分表达,就特别容易将某种判断固定强化下来,以至于今后无论对方如何努力解释,都很难再扭转过来。
  此时此刻的皇太子李铎,便是这样的情况。
  他已经不再相信吴凌他们之前所讲的话,也基本认定了白马寺一事,不能再继续纠缠下去。
  从大局考虑,没有结果的结束,对他来说恐怕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