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之疑


小说:大唐都护府   作者:李世卿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听皇帝说出“不行”两个字,徐成淼不禁一愣。
  北衙向来是历代帝王的皇家私兵,其忠君的信念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陛下为何会拒绝明鉴长史请战的要求呢?
  徐成淼的不解,全都看在李坤的眼里,他耐心道:“成淼,你的忠心,朕相信。北衙明鉴司的探员们,也都是朕最得力、最放心的将士。不过,你等毕竟不是战场厮杀的军旅,若论起打仗的本事,比不过同样身为禁军的南衙、金吾卫和御林军。与其让你们这些人才陪朕留在帝都,白白战死,不如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坤拿起龙案上的两个黄帛卷轴,说:“朕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托付于你。”
  徐成淼赶忙起身,拱手道:“请陛下尽管吩咐。微臣定当全力以赴,哪怕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个我相信。你们都是死士,也只有死士才担得起接下来的重任。”李坤神色凝重的讲道:“朕命你将这两份密诏随身携带,率领明鉴司全部力量,还有朕专门指派给你的五百御林军精锐,前去保护太子。其中的一份诏书,是授予铎儿兵马指挥之权,可征调号令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以及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道的各路府兵。其中也包括锐亲王的部队。”
  徐成淼心中一紧。这道诏书,意味着将天下大半的军权都交到太子手上,其中的分量绝对非同小可。
  他略带疑惑的问:“陛下,是要微臣将太子护送到益州,与朝臣们汇合吗?”
  李坤摇摇头:“不,不去益州,就叫他留在中原。朕和胡老将军商议过,此次朝廷各官署迁往益州,是考虑到剑南道地势险要,蜀道有利于防御,而巴蜀地区物产丰饶,是暂避敌军锋芒,保存有生力量的最佳选择。但是,西南乃是偏安之所,保命有余,进取不足。有朝一日若要发动反击,收复我大唐江山,则会因为远离中原,而失去战略上的优势。”
  徐成淼同意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以来都是西打东、北征南,未曾见过由西南巴蜀夺取中华的例子。即便是当年的诸葛武侯,自西蜀出兵,也难有尺寸之功。”
  “是啊,所以朕把朝廷的官员们安置在益州,不过是为了将来天下恢复安宁后,能够让他们出川理政,不至于令国家无才可用。但是,若想保境抗敌,还是要有逐鹿中原的决心和勇气才行。朕把兵权交给铎儿,就是要让他在北方站稳脚跟,汇集力量平定乱局。”
  李坤目光中闪现着罕见的坚定神色,继续道:“这份密诏,再加上虎符,有胆敢抗命不遵者,形同反叛。明鉴司该如何处置,不用朕再教你了吧。”
  徐成淼肃容回答:“请陛下放心,微臣自有雷霆手段。”
  李坤点点头,举着另一份诏书说:“另外这份密诏,是传位诏书。若是帝都陷落,朕追随先祖而去,你便将它拿出来,给太子正名。”
  “陛下……”徐成淼不忍听他说出这样的话,热泪夺眶而出。
  “哭什么?没准儿朕的运气好,还能挺过难关,多享几年福呢,”老皇帝苦笑道:“这不过就是多做一手准备嘛。同样内容的密诏,尚书令殷俊杰、中书令柳诗名和御史中丞钱泽共同持有一份,作为重要凭证,以保新君即位的顺利完成。”
  徐成淼强行压住悲伤的情绪,问道:“胡老将军不持密诏吗?”
  李坤叹口气,答道:“唉,胡云天这个老家伙,论起来都快算是朕的叔叔辈了。他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帝都,借口自己年岁太大,经不起车马劳顿的折腾,恐怕死在半路上。无奈之下,朕只好应允,也算成全他的一片赤诚。”
  “那么胡老将军的家眷呢?走了吗?”徐成淼好奇的问。
  李坤脸上露出不忍的神色:“唉,让朕最揪心的就是这一点。胡云天决意留下,他府中便再无一人愿意离去。胡家世代从军,满门忠烈,不算三朝元老胡云天,仅在朕这一朝,胡家就出了十二位封号将军,中郎将、都尉、典军、校尉数十名。除去在外任职的,目前留守帝都的胡氏子弟,算上旁系分支和家兵家将,竟然有两千多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胡府的女眷也多是习武之辈,她们同样披甲上阵,不让男儿。现在,胡老将军家里,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孩子,几乎不分男女,统统都被编入胡家军,准备保卫帝都。”
  徐成淼闻言结舌道:“胡家居然如此烈性?这简直就是妇孺皆兵啊!”
  “我大唐有如此的中流砥柱,何惧敌寇强势?”李坤朗声道:“成淼,振奋精神,带着你的儿郎们去给朕完成好使命。要让所有的对手知道,堂堂中华尊严,犯之必亡!”
  吱呀——,房间的门被拉开,一个仆役小厮端着餐盘走进屋中。门口处,两名武威军士兵表情严肃的向内监视着。
  张波没有起身,兀自看看餐盘上的碟盏,不满道:“又是这些清汤寡水!告诉吴凌,莫要如此作践人!”
  门口的武威军士兵笑笑,满脸的轻蔑不屑,其中一个语带嘲讽的说:“詹事大人,您老还以为自己是贵客呢?有这些吃就不错啦。”
  “可不是吗?比这差的伙食有的是,估计要不了多久他都能尝到!”另一个接口道。
  两个人冷嘲热讽,令张波不禁勃然大怒。他正要发作,忽然察觉那名送饭的仆役朝自己暗施眼色,然后有意无意的用手指点了点盘中的饭碗。
  张波立即心有所悟,不动声色的哼道:“无耻泼皮!小爷懒得听你们聒噪,赶紧滚!”
  仆役摆好饭菜,拎着托盘转身离开,武威军士兵又顺手把门带上,屋里便只剩下张波蕊姬二人。
  张波闪身来到窗旁,先是仔细听听外面的动静,接着便返身回来,用筷子拨弄刚才的那碗糙米饭。
  两三下的功夫,一个细小布条被他从碗中挑出。
  张波看了一眼瞠目结舌的蕊姬,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声张,然后凑在灯下,认真阅读起布条上的字来。
  只见那布条上写着:吴已离开,明夜子时,留心夫人,切莫告之。
  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张波反复看了好几遍。对他来说,这四句话不难理解,却又很难理解。
  布条应该是明鉴司的人送来的。只有他们会这样做,也只有他们有能力这样做,目的就是要再次营救自己。
  吴凌应该是因为某些事情,已经离开东都,所以明鉴司打算在明晚子夜时分,展开救援的行动。对方既然没有提到需要张波怎样配合,显然是已经有了周详的计划,到时自己只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即可。
  但是,“留心夫人,切莫告之”又是什么意思呢?
  很显然,明鉴司也在怀疑蕊姬的身份了。
  之前张波因为花娘的事情,对蕊姬与吴凌的关系动过疑心。但是经过几番试探,他并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证明蕊姬是风尘暗探的证据。而且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波折,蕊姬始终对自己感情深挚、不离不弃,完全没有半点作伪的迹象。
  就在刚才,她还在劝自己保住名节,宁可跟着一起吃苦受罪,也绝不动摇。
  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怎么可能是吴凌的细作呢?
  即便是,都到了身陷囹圄的地步了,她又还有什么必要惺惺作态呢?
  这一切只能说明,以前的种种怀疑猜测,都是在冤枉这个可怜的姑娘。
  明鉴司一定也是顺着花娘的线索,判定蕊姬有嫌疑,所以才提醒自己不要告诉她。可是这也意味着,明晚的救援,他们极大可能是不打算带蕊姬一起走了,甚至有可能还会趁乱痛下杀手,顺便干掉这名假想中的“细作”。
  张波心中暗暗思忖:不行,明鉴司不了解蕊姬,可是他张波不能犯糊涂。他早已明确的判断,蕊姬只是碰巧成为花娘的养女,成为其掩护身份的一个道具而已。蕊姬绝对不会是吴凌一手栽培的什么风尘暗探。
  况且,她现在怀着张波的孩子,怎么能就这样丢下不管。
  现在他对吴凌还有些许价值的情况下,他夫妻二人尚且受到如此刻薄对待,一旦自己成功逃脱,被丢下来的蕊姬,处境岂不是更加凄惨?
  “相公,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蕊姬侧卧在榻上,关切的问道。
  张波沉吟半晌,突然说道:“蕊乖儿,最近你身子虚弱,不易太过伤神,我又一心要应付吴老贼的审问,也没有精力顾及其他。所以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来得及问你。”
  “什么问题?”
  “你妹妹莲姬怎么会武功?当初你告诉我,她被卖给了一位江南富商,可又为何会跟蒯印的护卫在一起,出现在营救太子的那个晚上?”
  蕊姬惨然一笑,答道:“相公,妾早知道你会有此一问。事情很简单,当初花娘的那位相好,与吴凌同朝为官,交情甚深。花娘遭逢不幸后,他虽然跟怡红院打过招呼,对我们姐妹俩颇为照顾,但却也并未给我二人赎身。一次,吴凌跟他一起来怡红院消遣,发现莲姬根骨不错,适合习武,便借着酒兴答应妹妹,传些练功的基础法门给她。如此,约么一年多的光景中,吴凌偶尔来喝酒时,便拉着莲姬学武。妹妹天性好动,也乐的跟他讨些本事,以便今后保护我这个柔弱的姐姐。再后来,不知是何缘故,吴凌再也没有出现,而妹妹在服侍江湖客时,总会有意无意的跟人家请教功夫,渐渐也有了些防身的本领。”
  她稍微歇歇,虚弱的缓口气,继续说:“之后,我姐妹被恩客看中,相继离开青楼各奔前程,从此再也没了音讯。前些日子,莲姬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又为何会与相公的敌人混在一起,妾完全不得而知,也没来得及细问莲姬。若是相公因为妹妹的缘故生气,或者怀疑妾身,妾百口莫辩,但求一死以证清白。”
  听她如此说,张波赶忙道:“蕊乖儿,你说的这是哪里话。我要是不相信你,就不会这么问了。只因为眼前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定夺。我纵然觉得无妨,可是有些方面还需要我给别人一个明确的交代,所以才须再跟你核实一下。你莫要着急难过,快些躺好。”
  蕊姬听得一头雾水,问:“相公,你在说什么呀?什么重要的事情?给什么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