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阵法


小说:大楚820   作者:子楚望月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遂下令部队撤退。看见晋军撤退,成得臣便命令大军在后面追。
  这一撤一追,晋军将士多有怨言:晋候以君主的身份退避成得臣这个臣子,感觉“辱也”,认为况且楚军已疲惫了,上去干一架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后退呢?
  这个时候,狐偃出来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他讲道:“出师有名则理直气壮,出师无名则毫无斗志(“师直为壮,曲为老”),如果没有楚国当年的恩惠,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所以我们要实现当初‘后退三舍’的诺言,以报楚国的恩惠。如果言而无信自食其言,那便是我方理屈而楚方理直,楚军更加士气饱满,不可抵挡。现在我们撤退,表明我们无意与楚军一战,也希望楚军能够撤退。如果楚军不撤退,而我们君主退避,他作为一个臣下来进犯,理屈在他们一方。”
  一般来说,狐偃之所以姓名里面有一个“狐”字,也说明他像狐狸一样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当初晋文公即将登上大位时,狐偃为了能够获得丰厚的政治回报,借故要离开晋文公去山上隐居,吓得晋文公忙把璧玉扔到黄河中,向河神发誓(“河伯视之”)要好好待他,才将狐偃挽留下来。当时介子推也在旁边,笑话狐偃居功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固足羞也”),表示自己“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
  一同流浪十九年的介子推都对狐偃为人表示不屑,也就是说,狐偃说的话,要反着听。
  晋文公之所以退避三舍,是因为他和宋、秦和齐三国约好了,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汇合,便于集中兵力,同时解决后勤跟不上的问题。
  晋军唯一的任务就是诱敌深入,让楚军陷入纵深过长的尴尬境界,然后以逸待劳,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将楚军一锅端。
  事实证明晋文公这一招非常高明,直接导致楚军粮草供应不上。晋军打败楚军后,坐在楚军营吃喝玩乐,只吃了三天就将军粮吃完,如果换成人数更多的楚军来说,只怕两天都支撑不来。
  如果你认为晋文公“后退三舍”真的是为了报答楚成王,那么说明你和成得臣一样——中计了。
  对于晋军的主动后撤,楚军中不少人都感到事有蹊跷,主张持重待机,停止追击,谋划而后动。成得臣冷笑一声,不同意,坚持孤军深入。
  成得臣的优点是锐意进取,雷厉风行,干事不拖拉,没有慵懒散慢等不足。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贪功冒进,刚愎自用。
  很明显,成得臣对于狐偃的话是正着听的,他认为,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顺便削弱宋、秦、齐三国兵力的大好时机,因为他的楚联军兵力很多,便挥兵追至城濮,背靠险要位置安营扎寨。
  公元前632年4月,齐、秦、宋三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和晋军会合,盟军兵力达到千乘,约10万。
  晋文公检阅了部队,认为士气高昂、战备充分,可以同楚军一战。
  成得臣见时机已到,派斗勃下战书,对晋文公说:“我请求同您的士兵们较量一番(‘请与君之士戏’),您可以扶着车前的横木观看,得臣也要奉陪观看。”
  晋文公感觉成得臣很自信、很志在必得的样子。
  很自信也代表很骄傲,很志在必得说明很轻敌。
  晋国方面也派大夫栾枝礼貌回应:“您的意思我们国君知道了。楚王对我们的恩惠,我们一直牢记于心,所以才退到这里。我们不希望两国兵戎相见,对大夫您我们都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贵国不退兵,那就各尽兵事,各听君命,劳您费心转告贵国将领,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诘朝将见’)。”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开战前都还是很讲究战争礼仪的,只有等晋文公一切准备妥当,把刀磨锋利了,成得臣下了战书,晋文公接受了战书,约定好了时间,才能开战,否则会被被视为师出无名。
  到了晚上,晋文公后悔了——秦、齐、宋三国跟晋文公说明天的战斗他们将作为后军参战,在加强后防的同时,顺便观摩和学习的。表达的意思很委婉,如果战局很好,便浑水摸鱼,捞点好处。如果兵败,自己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撤出战场,保存实力。
  也就是说,晋文公将独自面对士气如虹的十余万楚联兵。
  而自己只有不到七百乘的兵力。
  晋文公不想打了,他跟栾枝表示,楚国曾经有恩与他,此次交战会影响双方和气,诸国也看在眼里,影响不好。
  箭已上弦,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想着退却,栾枝便鼓励晋文公道:“汉阳诸侯已被楚国吞并,中原诸侯也都亲楚,这些国家和你一样都是姬姓国,你总是惦记楚国的小恩小惠,却忘了这个奇耻大辱(‘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同楚国干一仗。”
  晋文公有了点底气。
  第二天天还没亮,晋文公又有点恐慌,急匆匆跑去找狐偃,对他说自己晚上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同楚王单挑,开始还占上风,不知怎的被楚王打倒,还趴在身上吸他的脑汁(‘楚子伏己而盬其脑’),请他帮忙解梦。
  狐偃是一个很会开导人的人,原来晋文公一行流浪到卫国五鹿的时候,向当地的村民讨点吃的,村民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就笑嘻嘻的给了他一块土圪塔让他吃。重耳大怒,准备下去单挑,狐偃安慰他说:“这是好事,土圪塔象征土地(‘有土也’),你应该行礼接受它。”晋文公转念一想,很有道理,大喜,拜谢村民,并把土块当作宝贝装在车上了。
  看着眼前这个呆板,狐偃准备再一次的开导(忽悠)外甥,这一次,狐偃决定配合肢体语言来一次大忽悠。
  于是,狐偃听完踏脚狂喜,抱住对晋文公喜极而泣,斩钉截铁的表示这是大吉之梦,楚王伏地就是认罪的征兆(“楚伏其罪”),今天一定会让楚国吃败仗。
  晋文公听完这个小舅解的梦,感受着夸张的动作,将信将疑,也没时间多想,带着疑云满腹的态度去整兵备战。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晨,城濮,天气晴朗,战云弥漫,是一个打仗的好天气。
  晋、楚双方都在紧张的排兵布阵,按照约定,只有等双方排兵列阵好了后,才能开打,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一方没准备好,就不能开打。
  我们再来看看双方阵型布置。
  晋军上军对楚军左军。
  晋军上军:狐毛,狐偃,率本部兵马。
  楚军左军:斗宜申,率申、息二军。
  晋军中军对楚军中军。
  晋军中军:先轸,郤溱,率本部兵马。
  楚军中军:成得臣,斗越椒,率若敖六卒及楚王卫队。
  晋军下军对楚军右军。
  晋军下军:胥臣,栾枝,率本部兵马。
  楚军右军:斗勃,率陈、蔡二军。
  双方将佐帅副都在有条不紊的排兵布阵,对阵法进行演练热身,做战前准备工作。
  趁战斗还没开始,我们来谈谈,冷兵器时代的阵法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阵法。
  “阵,旅也”,古解为旅、为列,所以阵就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
  其次,我们要区别历史上的阵法和小说中的阵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八阵图,《岳飞传》中金兀术的金龙绞尾阵,《杨家将》中萧太后的天门阵,还有金庸小说中的天罡北斗阵等等,都是小说中虚构出来阵法,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为小说增添光怪陆离的神秘感,提升可读性。
  而历史上的阵法,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它们只是根据当时的地形环境(平原、山丘等)、战略意图、兵种类别、兵力数量等情况下,而演变出来的应敌队形而已,它们的作用非常明确——为胜利服务。
  比如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楚武王的荆尸阵、郑庄公的鱼丽阵,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戚继光的鸳鸯阵,都是为“打胜仗”这个目的服务的。
  既然阵法带有一个“法”字,那便是一门学问,深究起来晦涩艰僻,却又精妙无穷,涉及到兵法的方方面面,岳飞曰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我们尝试接触阵法的时候,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阵形,不是摆出来的,而是在实战对抗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为便于理解,我们还是用A君和B君这两个死对头来进行说明。
  在蛮荒的部落时期,A君和B君各自只能拥有少数的兵力,小弟们大吼一声“为了部落”就冲上去,战斗画面如同社会人斗殴一般,毫无阵法可言,谁身强体壮武器先进谁就赢。分兵抄后路那是“奇道”,不在本次阵法讨论之列。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兵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战争规模也呈几何指数增长,几千几万的士兵窝到一堆打架,别说你身怀降龙十八掌这样的神功,就连转个身这样简单的动作也很困难,要想有效指挥一场战斗,不可能。
  作为政治力量的绝对后援,战争不是拉群架,而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两只军队之间的对抗,想要让自己手下的几千上万人能够和对方的几千上万人厮杀,并让不同兵种适应环境,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率,就必须有序布阵。
  A君首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军队分割成人数若干的方阵,方阵外围的士兵手持盾牌防护自己和内部的士兵,内部的士兵手持长矛,透过盾牌间隙向外发动攻击。
  这些方阵密不透风,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攻击性,经过演练,这些方阵之间又可以相互支援、彼此配合,最大限度弥补了己方单兵作战不足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削弱了对方单兵战斗力强大的优势。
  B君傻眼了,面对A君密密麻麻的长矛方阵像个刺猬一样朝自己冲过来,吓哭了有没有?自己的正规部队像散兵游勇一般,被游走在战场上的A君方阵逐个击破,攻守顿失,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对方刺穿。
  A君通过方阵这一阵法组织形式,有效结合了兵种优势,发挥了兵力的集中效应,结果也显而易见:胜。
  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往会带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必然使战争形式发生改变,到了商周时期,A君看着运送辎重的车辆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车辆进行改造,将车辆的机动性和士兵的攻击性相结合,运用于战场,难道不是更好吗?
  于是,划时代的大杀器——战车,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战车基本形制为独辕(驾畜直木)、两轮、长毂(轮圈)、横宽竖短的车厢,每车驾2匹或4匹马,4匹马的战车称为“驷”。每一战车载甲士3名,称为“参乘”,还有4甲共乘之法,称为“驷乘”。车上还备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有柄格斗兵器,合称“车之五兵”。
  有了战车,A君便根据战车机动性强、冲击力强的特点,合理的将战车分为左、中、右三个方阵,于是有了“三师”这个指挥单位。
  在战斗过程中,主将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旗语等远距离传输方式,将军事意图传达给左军、中军、右军,从而对战场进行有效指挥。
  B君又傻眼了,好不容易学会了刺猬阵法,被A君的战车咣当咣当的一冲,便将队形冲的七零八落,士兵抱头鼠窜。
  在战车的冲击、迂回、包夹下,B君复败,接受经验教训,自己也研发战车,准备与A君硬碰硬。
  A君觉得战车对战车,步兵对步兵捉对厮杀太简单粗暴,不能体现战车和步兵合而为一的优势。到了春秋时期,A君灵机一动,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战车夹杂步兵,这个看似简单的办法,却将车战战法发展到了巅峰。
  每辆战车除车上的3名甲士以外,还配备固定数目的步兵72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这些步兵和战车编在一起,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30人(“士十人、徒二十人”),便构成当时军队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乘,一乘105人。
  从此以后,兵种之间开始有了配合,步兵帮助战车清理死角,战车则可以保护步兵不受对方战车太大冲击,兵种之间配合默契。
  这个就是战车时代的基本阵型。
  在此基本阵型上,可以变换出无穷尽的阵型,比如战车中间夹杂步兵,谓之鱼丽阵;战车两翼及后面安置步兵,谓之荆尸阵等等。
  此法简单易学,一看就懂,B君可以毫不费力的进行模仿。B君很满意。
  但是,此时的车战阵法还是有点死板,A君同B君都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中军,差点的放在两翼,双方打起仗来还是脑袋碰脑袋、屁股怼屁股,没有体现阵法的优越性。
  于是,A君在沉思——如何用更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
  经过思考,A君决定创新,把精锐部队放在了左右两军,比中军突出一段距离,形成一个“V”字形,还一拍脑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雁行阵。
  恭喜A君,终于领悟到阵法的精妙。
  于是,在战场上,B君又看到匪夷所思的一幕——A君左右两翼由于都是精锐,战斗一开始就对自己左右两翼进行了强行突破。
  自己的中军由于比A君的中军要强,接战不久便一下子冲进了A君中军,然后悲剧便开始上演了。
  由于自己两翼都是质量较次的部队,很快就被A君左右精锐突破,自己的中军精锐便被A君两翼赤裸裸的强势围观,接着自己的中军两翼遭受A君左右两军冲击,团灭。
  是不是很像田忌赛马?
  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不需要在阵型的每个位置都取得优势,我只需要在你的阵型上开个口子,然后继续撕裂,你就没辙了。
  从此以后,A君又发明了锐阵、圆阵、钩形阵等数十种阵法,目的就在于针对B君阵型的弱点处(侧翼、后方)进行突破,突破后扩大战果。如锐阵就是将队伍排成三角形,以强化突破力为目的;圆阵则用以防守,便于集中有限兵力;钩形阵前端为方形,两翼为钩形,是以迂回包抄歼灭型的阵法等等。
  好了,B君在A君教科书似的打击下,也很绝望了,关于阵法也不继续说下去了,春秋只说春秋之事,随着军事实力的提升和兵种的多样化,阵法也是千变万化,以车战为主的阵法也会被更为高级的兵种所取代,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的轻骑兵方阵,秦国的重步兵方阵,都是比车战更为先进的阵法。
  现在,我们可以进行总结了,什么是阵法?
  阵法就是为了有效指挥,为了适应地形,为了发挥兵种优势,为了实现战术意图,从而在实战中灵活机动调度兵力兵种组合的一种方法。
  想做一名合格的将帅,很简单。
  想做一名优秀的将帅,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楚将中的翘楚,成得臣没有将阵法很好的运用在实战中,因为他的骄傲。
  骄傲会带来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