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面见天子


小说: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知道内情的严氏过来解释几句,吕布父女才发现两人各自说的事情驴唇不对马嘴,吕布这悻悻将手边的方天画戟放下。
  对此一无所知的袁熙,不知道幸运地逃过了吕布之怒的生死威胁,此时他正在面见沮授和赵云。
  相比被袁熙叮嘱接受刘协封号的赵云,沮授却是拒绝了刘协的官员任命,如今他和赵云安顿好了麾下兵士,这才来找袁熙复命。
  袁熙看到一脸别扭的赵云,忍不住笑道:“怎么,子龙兄嫌这次没当上大将军?”
  赵云听了,说道:“看来公子从麴兄之死中差不多走出来了?”
  袁熙点头道:“我想通了,逝者已矣,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活在过去的悲伤里,并不能改变什么。”
  “悲伤难过,对于这个大争之世是最没用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人不断倒下,要是沉湎于过去的伤痛,对前路毫无意义。”
  沮授便道:“死生如昼夜,无变于己,公子能明白这个道理,不仅得道家生无喜死无惧之妙,也更像一个主公了。”
  袁熙心道话虽这么说,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不过沮授最后一句话说的对,袁熙如此表现,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
  作为一个主公,要学会的部下面前隐藏个人感情,主公软弱,部下离心丧气,主公坚强,部下才能勇猛精进。
  从世家子弟到主公,便是从寻常人慢慢剥离人性的过程,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伴随着痛苦和抉择。
  沮授又道:“天子封赏,本应公子亲至,但公子替温侯守怀城,天子表示事急从权,故当日我代公子受了封。”
  “但按照礼制,公子还需要在天子及六百石以上官员面前,亲自受封完礼。”
  “今天子车驾已到,按理公子要觐见天子,但授想再次发问,公子真的要受封吗?”
  袁熙知道沮授要说什么,点头道:“至少对我现在来说,天子给的名分非常重要。”
  “至于袁家那边,我会亲自去做解释。”
  “我身为袁家人,应该不会受到多少苛待,但先生为了避嫌而没有接受封赏,熙心中却是过意不去。”
  沮授哈哈一笑,“无妨,公子应该明白,本初公虽猜忌于我,但我无背叛袁氏之意。”
  袁熙忙拜道:“熙纵粉身碎骨,也绝不辜负先生之意。”
  两人相视一笑。
  赵云出声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我?”
  “受封之时,我才醒悟过来,公子让我独自领军,便是为了今日?”
  “我现在官号和公子平起平坐,侯位甚至压过公子,哪有这样当部下的?”
  “公子让我接受封赏,这不是明面上将幽州交给我了?”
  袁熙笑道:“有何不可?”
  “我信子龙,子龙不信我乎?”
  赵云瞠目结舌,“但”
  袁熙摆摆手,“子龙兄心中有数就行,何况当初我给子龙的承诺,应该是有很大把握兑现了。”
  赵云这才完全想通过来,更加震惊:“你一早就在计划此事?”
  袁熙微笑:“虽然绕了很大一个圈子,但总归算是如愿以偿。”
  “我自己也不希望家姐远嫁,交给子龙兄,总比别人要放心。”
  赵云心情复杂,连连摇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袁熙竟然把国事家事搅和到了一起,把这么大一件事,做的如同儿戏一般。
  他叹道:“可我现在夹在天子和袁氏之间,以后如此自处?”
  沮授闻言,也是屏气凝神,他不接受天子封赏,就是明确表示站队袁熙,但赵云却是左右为难,假如汉庭和袁氏决裂,赵云该如此去做?
  袁熙听了,微笑道:“我曾经和子龙说过。”
  “汉廷是天下所有百姓的。”
  “谁背叛了百姓,谁就是大家的敌人。”
  赵云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袁熙知道赵云虽然有所悟,但一时半会,应该并不能完全想明白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漫长的岁月中,很多思想要经过几百上千年,几十上百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出让普罗大众满意的答案,这个过程会建立在无数的失败和尝试上,付出无数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会换来终点的曙光。
  眼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在当前社会历史环境下有所进步,他就满足了。
  他笑道:“不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的生命太过短暂,以至于一生都无法想明白一个道理。”
  “我们的生命又太长,能见识到太多的波澜壮阔和历史变迁。”
  “我相信子龙和先生,大家一应行事,遵从道德和本心就好。”
  “我们一起,迟早能找到一条对全天下来说,最好的道路来。”
  赵云和沮授听了,齐齐拱手道:“为公子之言,必全力追随!”
  袁熙长笑一声,起身道:“走,去见天子!”
  按道理来说,袁熙明日正式朝见天子,才符合礼仪,毕竟刘协舟车劳顿,远道而来,肯定是累了。
  但袁熙此时扮演的,是在袁氏和天子之间摇摆不定,被袁家主支排挤后过继的庶子形象,所以他必须要做出一副首鼠两端的模样。
  先前天子车驾入城不迎接,便是让刘协觉得袁熙尚在犹豫,故意暴露出袁熙性格软弱的一面,让刘协觉得,将来是可以控制袁熙行事的。
  如今趁夜到访,则是显露袁熙被人劝谏后,想要急着投靠刘协的惶恐模样。
  这样一来,在刘协看来,袁熙此人是有弱点的,这在将来两人合作相处时,也能让刘协少些戒心。
  虽然袁熙知道事情肯定不那么简单,刘协虽然年纪不大,但很不好糊弄,而且凶虎名声在外,装的太过,反而过犹不及。
  毕竟刘协亲自操刀的那道诏书,换做袁熙来做,都不能保证如此兼顾几方,堪称计谋权术的典范,刘协身边肯定有很多近臣相助,但能将这么多各怀心思的人捏合到一起,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在袁熙看来,刘协如今已经具备了身为棋手的资格,虽然手里没有兵,但他的身份,本就能凭空造出棋子来。
  袁熙有种感觉,假以时日,刘协必然能在这天下风云的棋盘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下他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和刘协搞好关系,毕竟如果曹操介入太深的话,袁熙汤都喝不上。
  三人骑马,到了临时的天子行宫府前,只见四周都是安插了无数兵士,服装各异,有曹操军的,也有董承军的,也有吕布军的。
  袁熙仔细观察,却发现最内一圈的护卫,穿的是陷阵营的衣服,这么看来,刘协虽然对各方都有妥协,但是明面上来说,还是将吕布视为最信任的人。
  袁熙递了表章进去,过不多时,便有个身穿内侍官服的年轻人出来,对袁熙道:“天子宣使君入内觐见。”
  那人又对沮授和赵云道:“天子宣召单独面见征东将军,还请两位稍等。”
  沮授赵云只得应了,那人便引着袁熙往里进去。
  袁熙跟在后面,见此人气质不凡,边走边拱手道:“未知上官尊姓大名?”
  那人站定,正对袁熙还礼道:“中宫仆射,伏德。”
  袁熙听了,忙再拜道:“幸会。”
  伏德乃是琅琊东武人,屯骑校尉伏完与阳安长公主刘华所生长子、皇后伏寿之兄,只凭这个身份,便知其是刘协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所以袁熙也不敢怠慢,打起精神小心应对。
  刘协身边,必定有个类似谋主的存在,虽然伏德年纪和阅历看着不太像,但对于刘协的决策,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伏德引着袁熙一路穿过廊道,走进厅堂,迎面见里面左右侍立着数位大臣,上首坐着个十五六岁,身穿旒服,头戴冕冠的少年,袁熙知道这便是刘协了。
  袁熙也来不及看清众人面貌,便低头拜道:“臣冀州袁熙,见过天家。”
  他低头拱手,却听到上首座位一声响,随即是脚步声渐渐走近,随即是一双颇为瘦弱的手搭住了自己胳膊。
  随即声音响起,“朕早闻将军之名,今日得见,果然仪姿伟然,有本初公之风貌。”
  “将军此次居功至伟,朕甚心喜。”
  袁熙连忙谦道:“臣惶恐,天子有难,天下有责,此乃臣分内之事,实在愧对陛下封赏。”
  袁熙入内,刘协起立,这是三公才有的待遇,袁熙领征东将军,礼仪同三公,刘协不仅起立,还下座迎接,这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表明了对袁熙的赏识。
  刘协哈哈一笑,就听一旁的有人唱和道:“皇帝为君兴!”
  这是太常督促礼仪,皇帝起身,三公就要下拜回礼,袁熙听了,就要拜伏,却被刘协扯住袖子道:“不必了,朕知爱卿有苦衷,准你不拜。”
  袁熙一怔,他低着头的脸上面色凝重起来,对自己能否瞒过刘协,有些失去了信心。
  他若有所思,心道在刘协面前,到底装成什么样子,装到什么地步,让对方猜到什么,或者猜不到什么,才真正算是合适呢?
  对于刘协,自己真的能如预想一般,影响其行为,操纵其想法吗?
  对方是个活生生的人,且不说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天子,换做是六岁孩童,自己也不能完全控制对方想什么吧?
  想到这里,袁熙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可能方向都错了,人连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完全控制,何况他人?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直视刘协道:“臣觐见天子,是为有言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