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名留青史


小说: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作者:八爪章鱼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那她怎么不去拿个学位呢?”米嘉说。
  “差的学校她看不上,好的学校又答应。水仙还很忙,整天到处跑,没工夫上课写论文。”刘基说。
  “原来是这样。”米嘉也就是随便问一问。
  这时候菜上来了,生蚝上面一大盆得蒜蓉辣椒,炒鱿鱼里面更加是五六种辣椒。虽然已经没有了原味,可的确是够刺激。
  吃几个生蚝,再喝几口啤酒,口腔被辣椒烧灼之后又被啤酒冰镇,整个人都醺醺然起来。
  不知不觉,已经喝了好几瓶,整个人特别想说话,特别想吹牛。所以国人宴会的时候喜欢喝酒呢。虽然喝酒有很多坏处,可融洽气氛这方面是没得说的。
  刘基也喝的差不多了,对着米嘉说:“米老板,你这个项目,我看前景很大啊。要是能够做好了,说不定能够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就算了吧。”米嘉说,“龙津不过是个小地方,我做的项目只涉及龙津的一部分。这都能名留青史,那青史得多长啊,以后学历史的学生多可怜。”
  “不是这么算的,名留青史没有这么难。世界有世界历史,国家由国家历史,民族有民族的历史。一个历史人物,比如岳飞吧,在国内很出名,但是放到全世界,根本没什么人知道。总不能说岳飞没有青史留名吧?我们龙津有本地的历史,只要名声能在本地流传下去,那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我们本地有什么名人?”米嘉一个都想不起来。
  “比如那个,那个什么……龙王庙的龙王。”刘基说。
  “龙王能算是名人吗!”米嘉说。
  龙津得龙王庙也算是很出名,以前省城都有人过来拜祭。那是因为龙津在上游,省城在下游,要是龙津发大水的话,省城多半会被淹。
  当然这都是以前的事了,后来建了很多水库来进行调节,就算龙津变成一片湖泊,省城也不会有事。
  那时候龙王庙附近是很繁华的地方,附近有很多餐饮小吃,元宵节花灯也是在龙王庙。
  不过龙王庙早就拆了,重建之后没有半点痕迹。只剩下公交车站还有个龙王庙站。
  “算啊。”刘基说,“我们龙津得龙王名字叫做刘志峰,是龙津县的县令。以前龙津几条河经常发大水,每次都造成很大的损失。刘志峰疏通河道,修建河堤,以后发大水的频率少多了。龙津人民感谢刘志峰,所以给他修了庙,称为龙王庙。”
  “刘志峰?”米嘉问,“难道是你的祖先?”
  “没有,只是同姓。”刘基说。
  要是按照米老太爷得办法,刘志峰这种名人肯定要拉进家谱来的。
  “这事现在也没几个人知道了啊。”米嘉说。
  “那是因为龙王庙被拆了,以前刘志峰的事迹就写在龙王庙里面的,凡是即去参观的人都能看得见。”刘基说。
  “那也没用啊。”米嘉说。
  “米老板你想想,这个旧城重建,范围几乎有龙津市城区的四分之一呢,面积很大的。”刘基说,“一座庙容易拆,这么大范围总不可能全拆了。要是我们能够好好干,弄出个样子来,就能名留青史了。”
  “难。”米嘉摇头说。
  要弄得好谈何容易,米嘉根本没有本钱乱来。能够保证这么大个项目顺利完工,已经很了不起了。
  “是很难,要不我能这么伤脑筋吗。”刘基说。
  “别想这些没用的。”米嘉说,“好好把项目做完,把钱赚到手才是正经。”
  “这倒也是,可我总有些不甘心啊。”刘基说。
  这有什么不甘心的,刘基一个失业中年底层画图狗,抓住机会咸鱼翻身,眼看就要发财了,还想什么青史留名,岂不是可笑。
  米嘉一个重生的都没想着要青史留名呢,别说米嘉了,陆毅安能够青史留名吗?周子明能够青史留名吗?多半都是没什么机会的。
  又喝了几瓶,刘基已经撑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摇头晃脑。米嘉结了账,叫人把刘基送回去酒店。
  洗了澡躺上床,米嘉都要睡觉了,忽然间来了电话,一看是张弓打来的。
  “不好意思阿米老板,这么晚打电话过来,打搅您休息了。”张弓说。
  当然是打搅了,天气这么冷,米嘉都把战兰搂在怀里了,还不得不听电话。
  “没事,怎么了张教授?”米嘉没好气的说。
  “是这样的,我找到了米山的确切记载,心想得第一时间通知米老板。”张弓说。
  “哦?什么记载?”米嘉问。
  “是省城一个退休官员的日记,这人叫做刘志峰,以前做过龙津的县令,对龙津的事情很清楚。”张弓说。
  “啊?刘志峰?”米嘉问,“那个龙津的龙王爷?”
  “你知道的?”张弓有些意外,“的确有这么个传说。”
  “我是本地人啊。”米嘉其实也是刚听到的,“刘志峰的日记写什么?”
  “刘志峰整顿过龙津的河道,但还是会闹水灾。有一年闹得特别厉害,把龙津县城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都给冲毁了。”张弓说。
  “然后呢?”米嘉问。
  “古时候和现代不一样,那时候闹水灾,真会大规模饿死人的。几十个村子加起来,好几万人口,眼看都要被饿死,当时的县令就要求县里的大户捐钱捐物,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张弓说。
  米山到底什么时候出场啊?米嘉有些不耐烦。
  “刘志峰当时已经退休了,住在省城,也送了几百斤粮食过去。可是灾民太多,杯水车薪。当时有好多地方闹灾,龙津只是个小地方,朝廷一时顾不上。”张弓说。
  “米山先祖呢?”米嘉忍不住询问。
  “前头我说够,米山是个盐枭,家里积聚了一大笔财产。他就把钱全都拿出来,在江浙一带买了粮食,运回龙津,办粥厂赈济灾民。”张弓说。
  朝廷不赈灾,大户乡绅不赈灾,只能让一个盐枭来赈灾?这未免也太讽刺了吧。
  “谁知道当时的县令起了坏心,调动衙役和驻军,忽然袭击,想要把米山抓起来。说他利用水灾聚众造反。”张弓说。
  这情节未免太离谱了吧!
  “米山警惕性很高,及时跑了,但有领个儿子被抓,还有那些粮食,也被县令抢可。县令把粮食卖掉,获得了大笔的银元。”张弓说。
  “就是我们发现的宝藏?”米嘉问。
  “对,就是那些。”张弓说,“沿海一带有很多做外贸的商人,和外国人做生意,有时候就会拿到鹰洋。”
  “后来呢?这些银元怎么落到米山先祖手里了?”米嘉还是不懂。
  “粮食被卖掉,灾民自然不肯等着饿死,他们都看到了米山带来的粮食,明明能活下去的。”张弓说,“米山鼓动灾民,打破县城,抢了自己两个儿子出来。”
  “银元呢?”米嘉问。
  “刘志峰没说,大概也是这时候抢到的吧。”张弓说,“米山带着灾民在县城里面大肆抢劫,抢完之后退出县城,躲进山里。”
  “躲进山里?就把银元和书画都埋起来当宝藏了”米嘉猜测。
  “对,那时候鹰洋还是很稀罕的东西,尤其是在内陆。要是拿去花,立即就会被发现,只能先藏起来。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一直埋在山洞里。”张弓说。
  “这么多灾民,在山里怎么生活得下去?”米嘉问。
  “他们在县城抢了粮仓,还有大户的储备粮,慢慢吃可以吃几个月。等到秋收,就挨过去了。”张弓说。
  也就是说本来粮食是够的,只是县官不肯开仓放粮,大户们也看着外面水灾,自己的粮食一点都不拿出来。
  “那个王八蛋县令呢?”米嘉问。
  “县令没事,他跟知府报告,只说盐枭米山趁着水灾聚众闹事,被他带领人马击败,逃去无踪。”张弓说。
  “刘志峰没有揭穿他?”米嘉说。
  “刘志峰想要去告状,被知府按住了。”张弓说,“米山打破县城的时候是举了旗要造反的。如果这件事被揭穿了,治下有人造反,知府也要受罚。刘志峰也无法置身之外。”
  “这么说来……只怕造反也不一定是真的把,说不定是那个县令搞的把戏。”米嘉说。
  县令搞出这么大的事,要是被揭穿了,肯定要问罪。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说米山造反,这样知府只能站在县令这边把事情掩盖下去。
  “这个不一定,石碑上米山也号称要造反。”张弓说。
  米嘉倒是忘了这一茬,不够想想也可以理解。
  米山作为一个盐枭,一向做的都是刀头舔血的买卖,被县令这么陷害,脑子一热号称要造反,是很正常的事。
  “还有其他的消息吗?”米嘉问。
  “暂时还没有,我再继续找。”张弓说。
  “辛苦张教授。”米嘉顺手给张弓打了五万块钱。
  “谢谢米老板,谢谢米老板!”张弓很是高兴,辛苦这么久,终于有回报了。
  “继续努力啊。”米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