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移监


小说:1618:燎原   作者:闪烁的云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自此之后,又是两天过去了,张子云每天也就只能是读读邸报,写写计划,这些天日夜不分,他的视力下降严重,每天只能在牢里做现代所学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来保持体力和保护视力,在模范军之中,广播体操也几乎是每天晨日必备的功课。
  做完操,吃了早饭之后,王元会准时送来小说,里面则夹着依依抄送的邸报。
  “户部、工部、兵部三部会推,以辽东军饷不足,准辽东总兵李如柏奏请,加令各直省每亩加辽赋二厘,计银二百四十万两运辽,以修缮辽东城池、坞堡,营寨以及驻辽各军饷银,并命于天津云集米粮、马料若干,送至辽东。”
  张子云叹了口气,以他所了解的辽军的状况,这二百四十万两以及物资足以重新整备整个辽东的明军的基本态势,因为根据模范军的运营状况,粗略估算,一个团共计战兵约3000人左右,军饷一年共计六万余两,火枪、装备,被服等约莫三、四万两,总计一年约为十万两,两百四十万两可以维持二十个团的,也就是总兵力约六万人的模范军,有六万的模范军士卒,别说后金了,就是推平整个亚洲都足够了。
  他曾经在现代调查过明代晚期的贪墨情况,以辽饷为例,历史上,自萨尔浒战败之后,大明为维持辽东军事形势,每年都会加派辽饷,辽饷平摊于各省的农民之中,加上小冰期的影响,以至于大明百姓颗粒无收者甚多,而辽饷加派从未中断,自万历四十八年开始,至崇祯十六年至,辽饷增派只多不少,之间情况即使再危急,也不曾中断,累计辽饷多达一亿余两,但这一亿两花下去的结果却是辽东的情况每况愈下,十足逃亡不计其数,甚至辽东都已经完全丢失而辽饷却并未中断,在某些人的眼中,辽饷已经是发家致富的手段了,其中贪墨的情况简直令人触目惊心,辽饷从朝廷拨发,层层克扣,地方各级官员,卫所各级军官就像是发了狂的蝗虫,蛀食着大明的每一片尚有绿荫的地方,国家危亡至此,贪墨的酷烈却变本加厉,大明不亡,天理不容。
  虽然张子云改变了历史,但是这二百多万两银子下去,估计也就只能是打个水漂,苦了大明的百姓,肥了大明的那些官员。
  之前模范军在萨尔浒战死的兵士抚慰,根据依依所说,兵士到手的银子尚不足朝廷派发的二十分之一,登州大营的兵士义愤填膺,若不是雨柔及时派人安抚,兵士们差点当场哗变。
  大明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或者两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一整群人的问题,在这些人的眼里,国家兴废都是其次,白花花的银子才是最实际的,至于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存在的。
  张子云叹了口气,将邸报夹在了那本《三国演义》之中,在大明这样的体制之下,不独立起来将财权、兵权、政权完全控制起来而改变目前的态势几乎如同白日做梦,倒也是难为了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人物,费尽心机,小心翼翼,即使看出了问题所在,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中央上和地方上,官绅一体,贪污腐败,国家危亡倾覆,摇摇欲坠。
  他在大明这个时代待得越久,就越觉得反封建革命绝对不是一句空谈,就如他在现代看到的历史书上说的一样,不打倒封建地主阶级,就无法破坏旧体制,就无法使中华走向新生。
  这是毁灭之道,好在他这个穿越者可以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
  他并非喜欢做军阀,而是眼前的这个情况不得不使他走向这条路。
  他缓缓出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牢里突然骚动起来,从外面走进来一群人来,当头的就是王元,身后则是一众锦衣卫,为首的是个百户,众人径直来到了张子云的牢门前。
  似乎是因为身边锦衣卫的原因,王元不敢怠慢,从身上取了牢门的钥匙,赶紧打开。
  那百户带着两个锦衣卫鱼贯而入,甫一进门,便抱拳向张子云行了一礼道:“在下乃是锦衣卫百户陆展,您是登州卫指挥同知张子云吗?”
  张子云忙站了起来,抱拳拱手道:“在下正是!”
  陆展一脸惊异,接着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立刻道:“奉了圣旨,要请同知去天牢走一遭。”
  张子云的脑袋立刻“嗡”地一声,天牢,那是关押御犯的地方,那可是死地,进去的人很多都难逃一死。
  张子云站在那里,片刻之后他便知道如今他再反抗也是毫无用处,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他定了定心神,脸上勉强一笑,接着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吧!”
  既然性命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中,倒不如洒脱一些,张子云自从穿越之后,已经做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虽然一度想要放弃,但最终他还是走到了前台,尽自己所能去做自己能做得事情,虽然很多事情还未做成,但是种子已经撒下去了,自己即使真的逃脱不了,最起码种子已经撒出去了。
  再者说,能从萨尔浒那般惨烈的战场上逃脱,他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无论陆展还是王元都是一脸讶异,大概是从未见过进天牢还如此淡定的犯人,两个人互相看了一样,陆展道:“张同知果然是如传闻一般,是个顶天立地,不惧生死的汉子,我和我的这些兄弟们都以为坊间传闻作假,今日能见到张同知,真是钦佩得紧!”
  张子云愣了一下,陆展脸上全是激动,仿佛就像是见到了偶像一般,一旁的王元连忙道:“张大人还不知道吧,这几个月里,有一份《皇明时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四处流布,说将军您孤军悬外,在萨尔浒与建奴浴血死战,临阵不退,战斗极为壮烈,您还说,‘我大明乃朗朗华夏,乾坤之内,容不得鞑子逞凶作恶?大明军士,乃华夏子孙,光明磊落,立于天地,一起奋战!’还写您在浑河岸边,手刃了老奴的孙子,建奴的大将岳托。那时报,我只看了几篇,就已经激动不已了。”
  王元一脸激动,就连一旁的陆展也不住地在旁边点头应和。
  “如今京城里的茶楼酒肆,说书的唱曲的,哪个不在传颂同知您的威名,就连勾栏窑子里的姐们婊子都在四处诉说同知的大智大勇,大家都说,如果没有同知在萨尔浒力挽狂澜,官军早就一败涂地了,这几日里,刑部大牢的门口,有很多京城的百姓守着,可就想看看张同知是不是如时报和那些文士们编的话本似的,是个文弱坚定的人。”
  张子云笑了一下,《皇明时报》,这大概是冯君晨和依依搞出来的报纸,其目的便是在京城制造舆论,争取京城的舆论,给杨镐及其同党压力。
  “今日奉了圣旨,来押解同知,实在是得罪了!”陆展一脸无奈,“皇上圣明,同知必定会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多谢,”陆展的安慰并没有多大作用,张子云心里清楚,他的性命,如今是握在万历皇帝手中了,“请陆兄执行公务吧!”
  陆展点点头,接着挥了挥手,身后便进了三个锦衣卫,拿着枷子和镣铐,给张子云戴上,那木枷极为沉重,架在身上很不舒服,尤其是张子云身上的箭创还未完全痊愈,只架了一会,伤口便隐隐作痛,他只能咬着牙,往牢门处走。
  一旁的陆展见他皱着眉头,便立刻扶住了张子云的枷子,接着喝道:“张同知是有功之人,如今虽是待罪之身,但总有一天可以洗刷清白,可以不用枷子,拿下了吧。”
  他手下几个锦衣卫愣了一下,其中一个道:“百户,天牢的御犯,按着规矩,可都是要上枷子的,若是让长官知道了,怕……”
  陆展眼睛一瞪,怒吼道:“长官那里,我自会解释,不要你们费心!”他说着,便走到了张子云的面前,亲自替他除了枷子,那几个锦衣卫自然不敢怠慢,赶忙过来帮手,等去掉了枷子,陆展一脸歉意道:“下官奉了皇命,让同知受苦了。”
  张子云连忙回礼,道:“我是戴罪之人,陆兄如此照顾我,该是我感激不尽。”
  陆展越发激动,频频点头,接着向后一退,又朝着他行了一礼,那些锦衣卫也不敢怠慢,分站两旁,张子云便戴着手镣脚铐,从牢房里缓缓走了出来,王元则于一旁站着,那些牢里的狱卒平日里都拿了张子云许多好处,又受了潮流影响,都立在牢里,为他送行。
  张子云心里感慨,在刑部大牢的这段时间里,也亏得这些人照顾,让他少受了很多苦,若真是依着其他犯人的待遇,自己现在还有没有命在都是问题,他看了看众人,笑道:“这些日子一直受王大哥和诸位兄弟们的照顾,我现在是去天牢,身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那几本书,上面有我写的一些心得,都送给王大哥和诸位兄弟了,也算是做个留念好了,还有些其他的小东西,也都一并送给各位。”
  王元一听这话,脸上立刻大惊失色,连忙走到了张子云面前,双拳一抱,躬身行了一礼,道:“同知您这说的什么话,您是注定长命百岁,大富大贵的人,听小的一句话,不要想其他的,这里的东西,小的们便都收拾了,等到日后同知您派人来收拾就好。”
  张子云知道他的意思,在大牢里分配物事,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才出口相劝,当下便也是一笑,向他道了声谢。
  陆展和那些锦衣卫便拥着张子云往外走,大牢里的那些狱卒差役闻听消息,也都分列两旁,为他送行,就连那些犯人们,也一个个地往外瞅着。
  走出牢门,门口停了一辆槛车,一个车夫,几个锦衣卫看着,还有几匹马,显然是陆展他们的坐骑,见张子云出门,那些锦衣卫都不约而同,向他行了一礼,陆展则示意将槛车的车门打开,等张子云上了车之后,又将车门关好,再用大锁锁好。
  陆展抱拳道:“让同知大人受苦了!”张子云便连忙回礼,陆展则领着着几个缇骑上马,其余的锦衣卫,则分别站在槛车之后,陆展将手一举,大吼一声道:“出发!”